[实用新型]感应线圈加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30798.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0006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林于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倍力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6/10 | 分类号: | H05B6/10;H05B6/36;H05B6/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唯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29 | 代理人: | 曾耀先 |
地址: | 523753***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加热 螺丝 感应电磁 线圈通道 加热组 本实用新型 感应线圈 工作转盘 加热装置 电磁场 高频率 电磁作用 高频电流 螺丝表面 螺纹部位 圈通道 复数 碳化 聚焦 承载 加工 | ||
本实用新型为感应线圈加热装置,其设有一感应电磁加热组,该感应电磁加热组设有一线圈通道,另设有一工作转盘,该工作转盘可承载复数待加工的螺丝依序通过该线圈通道,该感应电磁加热组是运用通以高频电流产生一高频率电磁场于线圈通道处,藉此通过的螺丝会因电磁作用而加热,而由于螺丝仅有欲加热的部位位于线圈通道内,且高频率电磁场可准确地对螺丝的特定部位聚焦加热,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仅针对欲加热的螺纹部位准确地进行加热,完成后可进入另一工序,具有可准确的进行加热及防止螺丝表面碳化或焦黑,以保持产品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加热装置,尤指运用电磁产生高温对工件的部分位置进行加热的感应线圈加热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对工件进行加热的工序中,其加热装置有多种的构造型式,在加热时,通常将热源与待加工的工件相互靠近,藉以将该工件予以加热。此种运用加热装置对工件进行加热,当运用在螺丝生产加工时,例如,制造具有特定防漏或防松功效的螺丝,欲在螺丝上设有螺纹的特定部位进行涂胶之前,通常利用加热装置将螺丝予以预热或加热再进行涂胶,以使胶体与螺丝间可具有较为有效的相互结合强度。
目前所使用的加热工序是将整颗螺丝通过加热装置,此时加热装置的热源即对整颗螺丝加热提高温度,而现有的加热装置有多种,不论是利用平板型式的加热装置,或是运用环状型式的加热装置,皆属对螺丝整体全面的进行预热或加热,因此不论为杆体或两端部的螺头及螺纹部均被同时加热至一定高温,螺丝的杆体及螺头部位受到高热作用后,螺丝的外观表面将存在有易碳化或焦黑等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及缺点待改良,本实用新型所创作的感应线圈加热装置上具有一可供螺丝的螺纹部通过的加热用线圈通道,因此仅对各螺丝的螺纹部依序予以加热再进行涂覆作业,因此螺丝的其它部位表面不会产生碳化或焦黑,以提高螺丝产品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达到前述目的,所运用的技术手段在于提供一种感应线圈加热装置,其包括有一工作转盘及一感应电磁加热组并分别安装设置在一机架上,该工作转盘可由设置在机架的一马达予以驱动,该工作转盘为一圆盘且位于圆盘周缘处设有复数个治具,各该治具承载有待加工的螺丝;该感应电磁加热组为一长条体,该长条体贯穿设有一线圈通道,该线圈通道位于相对于各该治具的动作路径位置,该感应电磁加热组可通以高频电流而于该线圈通道处产生一高频率电磁场,各该螺丝的螺纹部位相对的通过该线圈通道。
所述的感应线圈加热装置,其中该感应电磁加热组设有至少二电流导通单元,该二电流导通单元为间隔设置,该线圈通道位于该二电流导通单元之间。
所述的感应线圈加热装置,其中该感应电磁加热组包括有一第一电流导通单元、一第二电流导通单元及一第三电流导通单元,该第二电流导通单元长度大于第一电流导通单元及第三电流导通单元,该第二电流导通单元位于该治具动作路径的内环位置,该第一电流导通单元的一端部与该第三电流导通单元的一端部为相邻并位于该治具动作路径的外环位置,该线圈通道位于该第二电流导通单元与第一电流导通单元及第三电流导通单元之间。
所述的感应线圈加热装置,其中各该电流导通单元具有一本体、由该本体的侧壁面延伸突出有一电流导通延伸板,该电流导通延伸板的端部具有一高频电磁场输出端面,两间隔的电流导通单元之间的高频电磁场输出端面为相对并朝向该线圈通道。
所述的感应线圈加热装置,其中该第一电流导通单元的本体内部具有一流道,该第一电流导通单元的一端部与一入液管连接,该第三电流导通单元内部具有一流道,该第三电流导通单元的一端部与一出液管连接;该第二电流导通单元的本体内部具有一流道,其一端部与该第一电流导通单元的另一端部之间连接设有一连接单元,另一端部与该第三电流导通单元的另一端部之间连接设有另一连接单元,该连接单元内部具有一流道,前述各流道为相互连通。
所述的感应线圈加热装置,其中感应电磁加热组长条体具有一电磁感应线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倍力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倍力扣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079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