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30210.7 | 申请日: | 2018-05-30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078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5 |
| 发明(设计)人: | 许开华;张宇平;张浩;杨瑞卿 | 申请(专利权)人: | 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10/54 | 分类号: | H01M10/54;B09B3/00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 地址: | 4314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辊轮 倾斜机构 本实用新型 传送带 拆解线 冷却液 电池 电池包 卡槽 两组 气缸 抽取 等间距布置 定位装置 冷却管路 倾斜状态 同步转动 向上运动 残留量 活塞杆 下表面 载板 电机 穿过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包括:辊轮传送带,其包括沿辊轮传送带输送方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辊轮以及带动辊轮同步转动的电机;载板,其设置于辊轮上,其下表面设置有两组卡槽;两组倾斜机构,其布置于辊轮下方,倾斜机构与卡槽一一对应,每组倾斜机构至少包括一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可以穿过辊轮之间的间隙向上运动;定位装置,其布置于辊轮传送带上。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包含有倾斜机构,能够调整电池包的姿态,使得电池包在被抽取冷却液时处于倾斜状态,冷却液入管底部成为该冷却管路的最低点,使得冷却液能被抽取的更加干净,残留量更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拆解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环保问题逐渐出现,其中较为突出的是汽车中的动力电池该如何处理的问题,现在采取的主要办法是对于动力电池回收再利用。
常见的回收再利用的方式是将动力电池拆解,其中第一步是将动力电池拆解为外壳和电池模组。电池模组和外壳之间通过管路填充有冷却液,在拆解之前需要将冷却液抽出收集,避免在拆解过程中外泄,污染拆解台。现有的方式是电池包水平静止于流水线上,抽液管从电池包的冷却液入口伸入,插入到冷却液入管底部进行抽取。由于冷却液入管底部并不是该冷却管路的最低点,这种抽液方法并不能将冷却液抽干净,依然会有少许残留,在后续的拆解过程中泄漏出来,污染拆解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出一种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解决现有技术中电池包内冷却液不易抽干净,在后续拆解过程中污染拆解台的技术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该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包括:
辊轮传送带,其包括沿辊轮传送带输送方向等间距布置的多个辊轮以及带动辊轮同步转动的电机;
载板,其设置于辊轮上,其下表面设置有两组卡槽;
两组倾斜机构,其布置于辊轮下方,倾斜机构与卡槽一一对应,每组倾斜机构至少包括一个气缸,气缸的活塞杆可以穿过辊轮之间的间隙向上运动;
定位装置,其布置于辊轮传送带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包含有倾斜机构,能够调整电池包的姿态,使得电池包在被抽取冷却液时处于倾斜状态,冷却液入管底部成为该冷却管路的最低点,使得冷却液能被抽取的更加干净,残留量更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倾斜机构布置方式的第一实施例;
图3是图1中倾斜机构布置方式的第二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请参见图1至图3,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倾斜机构布置方式的第一实施例;图3是图1中倾斜机构布置方式的第二实施例。
带有倾斜机构的电池拆解线包括:辊轮传送带1、载板2、倾斜机构3、定位装置4以及控制器(未图示)。
辊轮传送带1包括框架、辊轮11以及电机,辊轮11之间存在有间隙,电机驱动辊轮11转动来传输电池包。
载板2放置于辊轮11上,用于承载电池包。载板2包括底板21以及环绕底板边缘布置的挡板22,底板21下表面设置有两个卡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格林美(武汉)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园开发有限公司;格林美(无锡)能源材料有限公司;格林美(天津)城市矿产循环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江西格林美资源循环有限公司;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3021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环保型聚合物锂电池
- 下一篇:废旧电池高效脱壳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