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模具钢生产的新型时效炉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9106.6 | 申请日: | 2018-05-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0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万春燕;唐建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川冶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00 | 分类号: | C21D9/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国越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2 | 代理人: | 李伟涛 |
地址: | 436055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 模具钢 恒温器 电机 炉体内部 升降机构 温度过高 时效炉 炉盖 本实用新型 电热器 电性连接 加热反应 密封卡口 温度降低 正面设置 出风口 观察口 恒温管 风机 冷气 生产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模具钢生产的新型时效炉,包括炉体和顶部电机,所述炉体的顶部中间上方设置有顶部电机,所述顶部电机的底部电性连接有顶部风机,所述炉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炉盖,所述炉盖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卡口,所述炉体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炉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恒温管,所述炉体的左侧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连接有停止块,所述停止块的右侧连接在炉体的顶部,所述炉体的正面设置有观察口。恒温器代替原来的电热器的加热反应的功能,恒温器可以用来升温,当炉体内部温度过高时,恒温器能够散出冷气,使炉体内部的温度降低,以免温度过高而导致模具钢的反应出现问题,提升了模具钢的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相关模具钢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模具钢生产的新型时效炉。
背景技术
时效处理:指合金工件经固溶处理,冷塑性变形或铸造,锻造后,在较高的温度放置或室温保持其性能,形状,尺寸随时间而变化的热处理工艺。若采用将工件加热到较高温度,并较短时间进行时效处理的时效处理工艺,称为人工时效处理,时效处理的目的,消除工件的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改善机械性能等。进行人工时效处理,必须严格控制加热温度和保温时间,才能得到比较理想的强化效果。生产中有时采用分段时效,即先在室温或比室温稍高的温度下保温一段时间,然后在更高的温度下再保温一段时间。这样作有时会得到较好的效果。
现有的时效炉技术存在以下问题:现有的时效炉在内部设置了多个电热器,在时效炉对内部模具钢加工时,电热器持续散发热量,对内部模具钢缓慢加热,对内部模具钢的内应力,稳定组织和尺寸进行改变,从而改善内部模具钢的机械性能,改变其硬度和张力等。在时效炉内部温度高过了控温线时,关闭电热器使炉内温度降低,但是自动冷却的速率太慢,就会造成炉内模具钢加工出现误差,导致出来的成品质量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模具钢生产的新型时效炉,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降温速率较慢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模具钢生产的新型时效炉,包括炉体和顶部电机,所述炉体的顶部中间上方设置有顶部电机,所述顶部电机的底部电性连接有顶部风机,所述顶部风机的底部连接在炉体的顶部,所述炉体的顶部右侧设置有炉盖,所述炉盖的右侧设置有密封卡口,所述炉体的内部表面设置有隔热层,且炉体的底部设置有底座,所述炉体的右侧上部设置有出风口,所述炉体的内部右侧设置有恒温管,所述恒温管设置有多个,且多个恒温管与炉体呈垂直方向,所述炉体的左侧连接有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的顶部连接有停止块,所述停止块的右侧连接在炉体的顶部,所述炉体的正面左侧设置有观察口。
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连接柱、升降块、升降柱、水平电机和支撑块,所述连接柱的下方设置有升降块,所述升降块的下方设置有水平电机,所述水平电机的顶部电性连接有升降柱,且水平电机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块。
优选的,所述顶部风机包括转轴、风机保护壳、叶片和电磁体,所述转轴的底部连接有风机保护壳,且转轴的底部设置有电磁体,所述风机保护壳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在转轴两侧的叶片。
优选的,所述恒温管包括十字接口、恒温管外壳、液氮罐、吸附块、控温塞和触发块,所述十字接口的右侧连接有恒温管外壳,所述恒温管外壳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在十字接口右侧的液氮罐,所述液氮罐的表面上设置有吸附块,且液氮罐的右侧连接有控温塞,所述控温塞的右侧连接有触发块。
优选的,所述底座使用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且底座可以紧紧固定顶部的炉体。
优选的,所述升降柱贯穿于连接柱和升降块,所述连接柱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连接柱的右侧都与炉体固定连接,所述升降块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升降块的右侧都与炉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电磁体与两个叶片和顶部转轴电性连接,且电磁体接收到外部电流可以控制两个叶片的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川冶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川冶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910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时效炉
- 下一篇:一种半浸淬式循环淬火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