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多工位棒条加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7596.6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28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22 |
发明(设计)人: | 熊海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惠州市永利螺丝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P23/02 | 分类号: | B23P23/02;B23B39/16;B23Q7/02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叶敏明;刘羽 |
地址: | 516006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棒条 螺纹加工机构 加工机构 底孔 传输机械手 上料机构 多工位 加工机 传输组件 螺纹加工 钻孔支架 孔加工 加工 传输方向 垂直钻头 加工工位 加工效率 水平钻头 依次设置 切割器 拆卸 工位 装夹 搬运 运输 | ||
一种多工位棒条加工机包括上料机构、底孔加工机构、中间传输机械手及螺纹加工机构。上料机构、底孔加工机构、中间传输机械手及螺纹加工机构沿棒条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底孔加工机构包括孔加工机架、传输组件、双角度钻孔支架、垂直钻头及水平钻头,传输组件及双角度钻孔支架均设置于孔加工机架上,螺纹加工机构包括螺纹加工机架、搬运组件、螺纹加工组件及切割器,上述多工位棒条加工机通过设置上料机构、底孔加工机构、中间传输机械手及螺纹加工机构,设置多个加工工位,自动将待加工的棒条运输到各个工位中进行对应的加工,不用操作人员进行装夹拆卸等操作,提高加工效率以及加工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化加工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工位棒条加工机。
背景技术
机械加工主要有手动加工和数控加工两大类。手动加工是指通过机械工人手工操作铣床、车床、钻床和锯床等机械设备来实现对各种材料进行加工的方法。手动加工适合进行小批量、简单的零件生产。数控加工(CNC)是指机械工人运用数控设备来进行加工,这些数控设备包括加工中心、车铣中心、电火花线切割设备、螺纹切削机等。绝大多数的机加工车间都采用数控加工技术。通过编程,把工件在笛卡尔坐标系中的位置坐标(X,Y,Z)转换成程序语言,数控机床的CNC控制器通过识别和解释程序语言来控制数控机床的轴,自动按要求去除材料,从而得到精加工工件。数控加工以连续的方式来加工工件,适合于大批量、形状复杂的零件。
在需要大批量加工零件使一般采用数控机床来加工零件,但是通用型的数控机床在加工零件时,需要操作人员将待加工的产品进行装夹操作,加工完毕后需要操作人员进行拆卸取料等操作,装夹、拆卸取料等操作需要耗费较多的产品加工时间,在产品需要加工的工位较多时,还需要对产品进行多次装夹操作,使得产品加工过程较为繁琐,且装夹过程由人手操作,容易发生漏加工的情况。如图3所示的一种棒条20,为了安装需要,设置有多个第一安装孔21、多个第二安装孔22,第一安装孔21及第二安装孔22分别位于棒条20相邻的两侧面上,另外,棒条20上还设置有V槽,加工棒条20时需要经过底孔加工、螺纹加工、V槽切割等操作,需要进行多次装夹,在大批量生产时,装夹过程所耗费的时间较多,且容易误操作导致漏加工等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多工位棒条加工机,在传输过程中,自动对棒条进行连续加工,不需要进行装夹等操作,提高加工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多工位棒条加工机包括:上料机构、底孔加工机构、中间传输机械手及螺纹加工机构;
所述上料机构、所述底孔加工机构、所述中间传输机械手及所述螺纹加工机构沿棒条的传输方向依次设置;
所述底孔加工机构包括孔加工机架、传输组件、双角度钻孔支架、垂直钻头及水平钻头,所述传输组件及所述双角度钻孔支架均设置于所述孔加工机架上,所述双角度钻孔支架包括竖直工作部及水平工作部,所述垂直钻头安装于所述竖直工作部上,所述垂直钻头的输出端朝向所述传输组件设置,所述水平钻头安装于所述水平工作部上,所述水平钻头的输出端朝向所述传输组件设置。
所述螺纹加工机构包括螺纹加工机架、搬运组件、螺纹加工组件及切割器,所述搬运组件、所述螺纹加工组件及所述切割器均设置于所述螺纹加工机架上,所述搬运组件用于传输棒条,所述螺纹加工组件及所述切割器沿所述搬运组件的传输方向顺序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传输组件包括孔加工转盘及多个定位夹具,多个所述定位夹具以所述孔加工转盘的中心轴线为圆心呈圆周阵列分布。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夹具包括定位座及夹持块,所述夹持块安装于所述定位座上,所述夹持块开设有定位方孔,棒条容置于所述定位方孔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惠州市永利螺丝制品有限公司,未经惠州市永利螺丝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759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