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闭式汽车变速箱齿轮锻压成型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6666.6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19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一衡;昝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三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3/02 | 分类号: | B21J13/02;B21K1/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216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飞边槽 半闭式挤压 下模型腔 上模具 下模具 上模型腔 汽车变速箱齿轮 锻压成型模具 本实用新型 半闭式 凹环 上模 凸环 下模 材料利用率 材料流向 模具寿命 打击力 环间隙 减小 锻造 流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半闭式汽车变速箱齿轮锻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在该上模具内具有上模型腔(6)、该下模具内具有下模型腔(5),在该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具有飞边槽(7),在所述上模具下、并在飞边槽与上模型腔之间处装有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3),在所述下模具上、并在飞边槽与下模型腔之间处装有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4),且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与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对应相嵌、具有间隙。本实用新型增加了材料流向飞边槽处的阻力,促使材料最先充满下模型腔、上模型腔,待材料充满上、下模型腔后再从两环间隙中挤料流出而分别流向两侧边的飞边槽,从而相应减小了锻造打击力,提高材料利用率和模具寿命,降低了废品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变速箱齿轮锻造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汽车变速箱齿轮应用于汽车换挡变速箱内,承受很大载荷,由于齿轮产品分布中间低、圆周边缘处有三个高台,所以锻造时材料利用率低,产品高台的高点不易充满,废品率较高。常规的开式模具锻造该产品合格率低,材料利用率低;闭式模具锻造则由于齿轮产品高点分布在轮缘处且不对称,所以需要打击力大,缩短了模具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通过改变模具结构、在闭式和开式模具结构之间创新提供一种半闭式汽车变速箱齿轮锻压成型模具,达到既减小锻造力、提高模具寿命又节约材料的目的。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半闭式汽车变速箱齿轮锻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下模具,在该上模具内具有上模型腔、该下模具内具有下模型腔,在该上模具与下模具之间具有飞边槽,在所述上模具下、并在飞边槽与上模型腔之间处装有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在所述下模具上、并在飞边槽与下模型腔之间处装有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且所述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与所述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对应相嵌、具有间隙。
所述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与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之间为上下间隙2.0-3.0mm、侧面间隙0.8-1.5mm、侧面拔模角3.0-7.0度的位置排布。
采用本发明后,在锻打过程中,由于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与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的上下设置,增加了材料流向飞边槽处的阻力,促使材料最先充满下模型腔、上模型腔处,待材料充满上、下模型腔后再从两环间隙中挤料流出而分别流向两侧边的飞边槽,从而相应减小了锻造打击力,提高材料利用率和模具寿命,降低了废品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图1为本发明(上、下模具打开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上、下模具闭合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与上模型腔相接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与下模型腔相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可知,本发明半闭式汽车变速箱齿轮锻压成型模具,包括上模具1、下模具2,在该上模具1内具有上模型腔6、该下模具2内具有下模型腔5,在该上模具1与下模具2之间具有飞边槽7(左、右侧各一条),在所述上模具1下、并在飞边槽7与上模型腔6之间处装有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3(如图3所示),在所述下模具2上、并在飞边槽7与下模型腔5之间处装有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4(如图4所示),且所述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3与所述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4对应相嵌、具有间隙。所述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3与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4之间为上下间隙2.0-3.0mm、侧面间隙0.8-1.5mm、侧面拔模角3.0-7.0度的位置排布,故又称为半开半闭式。
本发明工作原理为:在锻打过程中,材料在充满上模或下模型腔的同时也流向飞边槽,由于下模具的下模型腔5处较高难以充满,材料会先流向左侧的飞边槽处,这样会造成下模型腔处填充不满,所以在上模具1和下模具2之间处增加了上下间隙2.0-3.0mm、侧面间隙0.8-1.5mm、侧面拔模角3.0-7.0度的上模半闭式挤压凸环与下模半闭式挤压凹环4,增加了材料流向飞边槽7处的阻力,促使材料最先充满下模型腔5、上模型腔6处,待材料充满上、下模型腔后再从两环间隙中挤料流出而分别流向两侧边的飞边槽7,从而减小了打击力、提高了材料利用率和模具寿命,降低了废品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三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三连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66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模双腔式带有大斜度腹板锻件成型模具
- 下一篇:一种拼接式齿胚锻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