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碱锰电池封口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6422.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448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发明(设计)人: | 陈水标;孙刚;何辨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2 | 分类号: | H01M2/12;H01M2/04;H01M2/08;H01M6/04 |
代理公司: | 杭州敦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96 | 代理人: | 滕牧 |
地址: | 31520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金属外壳 折部 负极 封口结构 底盖 碱锰电池 支撑垫片 相抵 凹折部 内表面 弯折部 密封圈 本实用新型 固定块 缓冲腔 集流体 平折 凸环 负极集流体 安全性能 缓冲垫圈 边缘部 防漏液 接触处 内固定 防爆 伸入 向内 支撑 匹配 电池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碱锰电池封口结构,包括金属外壳、负极底盖、支撑垫片、密封圈、负极集流体及集流体固定块,金属外壳在与负极底盖接触处设有向内收紧的钩折部,负极底盖的边缘部与钩折部相适应并与金属外壳内表面相抵接,支撑垫片包括凹折部和平折部,凹折部与金属外壳内表面相抵接,负极底盖和支撑垫片之间设有缓冲腔,缓冲腔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垫圈,密封圈包括开折部和弯折部,开折部与凹折部相匹配并与金属外壳内表面相抵接,弯折部设置有支撑凸环,支撑凸环与平折部相抵接,平折部及弯折部一端伸入集流体固定块内,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碱锰电池封口结构,在提高电池的防爆防漏液的安全性能的同时保证了封口结构的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碱锰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碱锰电池封口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碱锰电池的封口结构包括负极底盖、负极集流体、金属外壳、密封圈和支撑垫片。这种封口结构中,负极底盖中心与负极集流体通过高温熔接工艺技术结合,密封圈中心的通孔与通孔内的集电体结合处采用特殊工艺技术进行配合,可以防止负极集流体中心柱爬碱和漏液。负极底盖的边缘处与金属外壳的顶端相贴合,支撑垫片不仅起到对负极底盖的挤压作用,同时由于现有金属外壳一般由冷轧钢带制作,强度有限,且负极底盖同样强度有限,支撑垫片同时还起到对负极底盖和金属壳体的支撑作用,使整个封口结构保持强度。
但是该封口结构存在弊端,支撑垫片将密封圈以上的空腔分割为两部分,上防爆腔和下防爆腔,支撑垫片与密封圈间为下防爆腔,为防止内外压力差过大引起电池爆炸,在密封圈上设置有防爆膜,电池内压过大时防爆膜破裂,以平衡电池内部与下防爆腔的压力,同时支撑垫片上开口排气孔连通下防爆腔和上防爆腔,负极底盖上也开有排气孔,连通上防爆腔和外界大气,这样就避免了电池发生整体爆炸。在放电功率过大或温度过高等异常情况下电池内压较大,密封圈在压力作用下产生变形,朝支撑垫片的方向撑涨,很容易贴住支撑垫片表面。密封圈贴向了支撑垫片,则会引起防爆膜不动作,支撑垫片上的排气孔直径为0.5~0.8mm,排气孔也很容易被堵塞,因此密封圈与支撑垫片的贴合带来很大的安全隐患,增大电池爆炸和漏液的风险。如果采取增大密封圈与支撑垫片的距离的方案,可以减少两者贴合的可能性,但同时也会减少电池的有效容积,影响电池性能。确保电池的防爆防漏液性能和增大电池有效容积两者之间需要得到平衡和优化。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碱锰电池封口结构,在提高电池的防爆防漏液的安全性能的同时保证了封口结构的强度,同时提高了电池有效容积。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碱锰电池封口结构,包括金属外壳、负极底盖、支撑垫片、密封圈、负极集流体及集流体固定块,金属外壳在与负极底盖接触处设有向内收紧的钩折部,负极底盖的边缘部与钩折部相适应并与金属外壳内表面相抵接,支撑垫片包括凹折部和平折部,凹折部与金属外壳内表面相抵接,负极底盖和支撑垫片之间设有缓冲腔,缓冲腔内固定设置有缓冲垫圈,密封圈包括开折部和弯折部,开折部与凹折部相匹配并与金属外壳内表面相抵接,弯折部设置有支撑凸环,支撑凸环与平折部相抵接,平折部及弯折部一端伸入集流体固定块内部。
进一步的,缓冲垫圈包括第一缓冲垫圈和第二缓冲垫圈,第一缓冲垫圈相适应地设置在凹折部外表面和负极底盖的边缘部之间,第二缓冲垫圈固定设置在负极底盖内表面及平折部之间。
进一步的,负极底盖内表面及平折部之间相对应的设置有用于固定第二缓冲垫圈的固定凸环,第二缓冲垫圈与固定凸环形状相适应。
进一步的,支撑凸环内部掏空设置有空腔。
进一步的,负极底盖厚度为0.25-0.45mm。
进一步的,金属外壳厚度为0.3-0.5mm。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浙江野马电池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642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追踪蓄电池
- 下一篇:一种用于纯电动车辆的法兰式动力电池安全阀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