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热靠墙板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25595.8 | 申请日: | 2018-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37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陈树佳;周振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佛山市丰晴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2 | 分类号: | F24D13/02;F24D19/06;F24D19/1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汉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96 | 代理人: | 邹涛 |
地址: | 528300 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狮山镇罗村上***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热膜 电热 壳体 墙板 后盖 散热孔 内壁 长度方向设置 本实用新型 并排设置 发热效率 进出线孔 空气对流 长圆形 腰圆形 进线 出线 室内 | ||
一种电热靠墙板,包括电热膜,所述电热膜设置在壳体与后盖共同围成的腔室内,所述电热膜包括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其中,第一电热膜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第二电热膜设置在后盖上。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呈腰圆形或长圆形,散热孔按其轴线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后盖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进出线孔。所述电热靠墙板为二个以上并排设置,相邻的一个电热靠墙板的进线与另一个电热靠墙板的出线相接。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膜包括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其中,第一电热膜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第二电热膜设置在后盖上;工作时,第一电热膜与第二电热膜之间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发热效率的提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热靠墙板。
背景技术
中国专利文献号CN 106402997A于2017年02月15日公开了一种油汀取暖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体,所述散热体包括第一油管、第二油管和散热通道,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均沿水平方向延伸,且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上下间隔布置,所述散热通道沿上下方向延伸,且所述散热通道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油管和所述第二油管相连并连通,所述散热通道包括间隔布置的多个;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发热体,所述发热体位于所述第一油管内,其中多个所述散热通道包括第一散热通道组和第二散热通道组,所述第一散热通道组中的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中部并与所述发热体相对,所述第二散热通道组中的散热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油管的两个端部并与所述发热体错开。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发热效率好的电热靠墙板,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按此目的设计的一种电热靠墙板,包括电热膜,其结构特征是所述电热膜设置在壳体与后盖共同围成的腔室内,所述电热膜包括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其中,第一电热膜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第二电热膜设置在后盖上。
进一步,所述壳体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设置有散热孔。
进一步,所述散热孔呈腰圆形或长圆形,散热孔按其轴线沿壳体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后盖的底部设置有一个以上的进出线孔。
进一步,所述第一电热膜的电源极性设置与第二电热膜的电源极性设置刚好相反。
进一步,所述电热靠墙板为二个以上并排设置,相邻的一个电热靠墙板的进线与另一个电热靠墙板的出线相接。
进一步,所述进线或出线上设置有温控器。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膜包括第一电热膜和第二电热膜,其中,第一电热膜设置在壳体的内壁上,第二电热膜设置在后盖上;工作时,第一电热膜与第二电热膜之间形成空气对流,有利于发热效率的提高。
本实用新型中的电热靠墙板为二个以上并排设置,相邻的一个电热靠墙板的进线与另一个电热靠墙板的出线相接;相邻电热靠墙板的极性相反,火线与零线对调设置,能够有效抵消分布电容的泄漏电流。
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电热膜的电源极性设置与第二电热膜的电源极性设置刚好相反,由于其极性相反,故第一电热膜的泄漏电流与第二电热膜的泄漏电流几乎可以完全抵消,从而提高了本产品的安全性能。
本实用新型中的进线或出线上设置有温控器;从而提高了本产品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发热效率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后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横向局部剖切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线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佛山市丰晴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佛山市丰晴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55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碳纤维多功能电供暖炉
- 下一篇:一种液位平衡补水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