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节能型换热器管箱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20195.8 | 申请日: | 2018-05-1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8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 发明(设计)人: | 王一迅;管学军;茅百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舜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8F9/02 | 分类号: | F28F9/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2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输送管 管箱本体 阀门 负压吸引器 节能型换热器 热源进口 管箱 本实用新型 凝结水出口 热利用率 同一直线 一端连接 蒸汽 直管 维修 环保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节能型换热器管箱,包括管箱本体、输送管一、输送管二、输送管三、负压吸引器、阀门一和阀门二,所述输送管一和所述输送管二均为直管,所述输送管三为U形管,所述管箱本体顶部设有热源进口,底部设有凝结水出口,所述管箱本体顶部的热源进口上连接有一输送管一,所述输送管一的另一端上连接有一负压吸引器,所述负压吸引器上还连接有输送管二和输送管三,所述输送管一和所述输送管二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输送管三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管箱本体上,所述输送管三的两端上分别设有阀门一和阀门二。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维修简便且热利用率高的特点,不仅能够将蒸汽充分利用,且环保。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换热器管箱,具体的说是一种节能型换热器管箱。
背景技术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还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目前,经常使用的换热器主要有板片式和列管式两种结构,热流体从热源入口进入换热器内,冷热介质流体通过板片或换热管进行热量交换,使冷流体得以加热,热流体则被冷却后从凝结水出口排放处理。而由于目前换热器管箱结构设计简单不合理,当热流体为蒸汽时,存在两方面缺陷:一方面,当进入换热器中的蒸汽过多,未被充分换热时,残存的蒸汽就会直接从凝结水出口排出,无法实现循环利用,另一方面,在换热过程中因负压作用形成的部分闪蒸蒸汽,目前也是直接从凝结水出口排出,无法实现循环利用,这样不仅无法将蒸汽充分利用,大大降低蒸汽的热利用率,造成能源浪费,且造成环境污染。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拟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维修简便且热利用率高的节能型换热器管箱,不仅能够将蒸汽充分利用,且环保。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节能型换热器管箱,包括管箱本体、输送管一、输送管二、输送管三、负压吸引器、阀门一和阀门二,所述输送管一和所述输送管二均为直管,所述输送管三为U形管,所述管箱本体顶部设有热源进口,底部设有凝结水出口,所述管箱本体顶部的热源进口上连接有一输送管一,所述输送管一的另一端上连接有一负压吸引器,所述负压吸引器上还连接有输送管二和输送管三,所述输送管一和所述输送管二的中心线在同一直线上,所述输送管三的另一端连接在所述管箱本体上,所述输送管三的两端上分别设有阀门一和阀门二。
作为优选,所述输送管一和所述输送管二之间还连接有一输送管四,所述输送管四为U形管,所述输送管四上设有一阀门三,所述输送管一和所述输送管二上位于所述输送管四的两端之间均设有一阀门四。
本实用新型的有效成果: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使用时,当没有设置输送管四、阀门三和阀门四时,只要打开阀门一和阀门二即可,当设置了输送管四、阀门三和阀门四时,则打开阀门一、阀门二和阀门四,关闭阀门三,然后往输送管一中输入热源蒸汽,由于负压吸引器的设置,当蒸汽经过负压吸引器时,流速变快,使其迅速通过输送管二进入管箱本体,按照换热器设置的管程数进入换热管换热,换热效率高;当蒸汽通过换热冷却后,大部分变成凝结水,从凝结水出口排出,小部分则为残存蒸汽和因负压产生的闪蒸蒸汽,仍呈气体状态,此时就通过输送管三进入到负压吸引器中,与直接进入负压吸引器的热源蒸汽混合,随着输送管二再次进入管箱本体中进行快速换热,实现循环利用,大大提高热利用率,不仅将蒸汽充分利用,且环保。输送管四、阀门三和阀门四的设置,便于负压吸引器的维修,维修时,只要关闭两个阀门四,然后打开阀门三,即可一边快速的将负压吸引器拆卸后维修,另一边仍然可以先让热源蒸汽通过输送管四进入换热器进行换热。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合理,成本低,维修简便且热利用率高的特点,不仅能够将蒸汽充分利用,且环保。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舜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舜特机械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2019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D型集流管进炉钎焊框架
 - 下一篇:一种气-液式氟塑料换热器管板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