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子签名设备和身份验证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7867.X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068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李金剑;王建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L9/32;G06F21/64;G06F21/32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宝筠 |
地址: | 100015***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全芯片 签名设备 生物特征采集模块 基带芯片 身份验证系统 验证客户身份 身份证 密文 验证 近距离无线通讯 安全芯片加密 客户身份信息 生物特征信息 客户身份证 应用服务器 安全隐患 定位地址 客户身份 密文信息 明文信息 身份认证 信息被盗 远程验证 发送 权限 客户 申请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签名设备和身份验证系统,该电子签名设备包括安全芯片、近距离无线通讯NFC芯片、生物特征采集模块和基带芯片;NFC芯片与安全芯片连接,生物特征采集模块与安全芯片连接,安全芯片与基带芯片连接;电子签名设备通过安全芯片实现设备持有人的身份认证,相当于验证是否具有验证客户身份的权限,规范电子签名设备验证客户身份的使用;通过NFC芯片和生物特征采集模块获得客户的身份证明文信息、身份证密文信息和生物特征信息后利用安全芯片加密成密文,通过基带芯片直接将密文和定位地址发送至应用服务器进行客户身份验证,实现客户身份信息“人证合一”的远程验证,防止客户身份证信息被盗用及使用虚假身份证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科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签名设备和身份验证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需要提供用户身份证信息以证明用户身份合法,例如,银行开户、购买车票、医院就医、密码找回等情况,均需要提供用户身份证信息证明用户身份合法。
现有技术中,各个场景下提供用户身份证信息证明用户身份合法,一般是通过输入用户身份证号信息或者利用电子签名设备进行个人身份信息认证。其中,通过输入用户身份证号信息进行个人身份信息认证是指根据用户身份证号信息查询用户身份是否合法;利用电子签名设备进行个人身份信息认证是指多电子签名设备与用户身份信息绑定,利用申请电子签名设备时获得的数字证书完成人身份信息认证证明用户身份合法。
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身份证号信息比较公开,仅通过输入身份证号信息的不能实现人证合一,存在盗用身份证或者身份证虚假的安全隐患;电子签名设备虽然方便快捷,但是,仅能对申请人进行身份认证功能单一,导致应用场景有限,使用频次较低,不适用于验证他人身份信息的应用场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子签名设备和身份验证系统,验证了是设备持有人否具有验证客户身份的权限,规范了电子签名设备验证客户身份的使用;实现客户身份信息“人证合一”的远程验证,防止了客户身份证信息被盗用及使用虚假身份证带来的安全隐患。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签名设备,该设备包括:
安全芯片、近距离无线通讯NFC芯片、生物特征采集模块和基带芯片;所述NFC芯片与所述安全芯片连接,所述生物特征采集模块与所述安全芯片连接,所述安全芯片与所述基带芯片连接;
所述安全芯片,用于进行自身用户的身份认证,若认证通过,获得客户身份认证权限;
所述NFC芯片,用于读取获得客户的身份证明文信息和身份证密文信息;
所述生物特征采集模块,用于识别获得客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所述安全芯片,还用于利用私钥将所述身份证明文信息、所述身份证密文信息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进行加密生成密文;
所述基带芯片,用于将所述密文发送给应用服务器进行客户身份验证,接收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反馈信息,并定位获取当前地址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所述客户身份验证是指利用SAM装置解密所述身份证密文信息,若解密成功,对比验证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基于所述身份证明文信息查找获得的目标生物特征信息,所述身份证密文信息、所述生物特征信息和所述身份证明文信息是所述应用服务器利用公钥解密所述密文获得的。
优选的,所述电子签名设备为物联网盾。
优选的,所述基带芯片还用于获取当前时间和/或应用业务发送给所述应用服务器。
优选的,所述生物特征包括指纹信息、声音、手迹和/或虹膜。
优选的,还包括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与所述安全芯片连接;
所述显示模块,用于显示所述应用服务器的反馈信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华大智宝电子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786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力数据公网安全通信系统
- 下一篇:充电机通信协议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