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吸收塔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6935.0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861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26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宏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理晟环保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8 | 分类号: | B01D53/78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嘉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2231 | 代理人: | 黄君军 |
地址: | 448000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吸收塔本体 折流板 出气管 出液管 吸收塔 内腔连通 进气管 进液管 连通 本实用新型 上下交错 导流布 连通槽 上表面 下表面 内壁 竖直 通槽 投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出气管、出液管、进气管、进液管、折流板及导流布,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顶部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底部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折流板至少为两个,所述折流板依次上下交错内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每个所述折流板均一侧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一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在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折流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内腔连通,并高于所述出液管、低于最下方的所述折流板布置;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内腔连通,并高于最上方的所述折流板、低于所述出气管布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气体吸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吸收塔。
背景技术
在现代工业中,尾气排放常常是化工工业的一大难题,大多数化工工厂均设有专门的尾气排放体系。基本上均采用化学方法中和尾气,根据各自产生的废气物质的不同,采用相对应的方式进行中和。
现有技术中的吸收塔能够吸收尾气中的杂质,在吸收塔内,吸收液与尾气接触混合,尾气中的杂质与吸收液中的原料进行化学反应,最终反应去除杂质;现有的吸收塔存在吸收液与尾气接触不够充分,导致最终排出的尾气仍带有较多杂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不足,提供一种吸收塔,解决现有技术中吸收塔存在吸收液与尾气接触不够充分,导致最终排出的尾气仍带有较多杂质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出气管、出液管、进气管、进液管、折流板及导流布,所述出气管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顶部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出液管设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底部并与其内腔连通;所述折流板至少为两个,所述折流板依次上下交错内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每个所述折流板均一侧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内壁之间形成有一连通槽;所述连通槽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在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折流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进气管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内腔连通,并高于所述出液管、低于最下方的所述折流板布置;所述进液管与所述吸收塔本体的内腔连通,并高于最上方的所述折流板、低于所述出气管布置,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的水流直接流到于最上方所述折流板的上表面;所述导流布至少为一个,所述导流布一一对应设置于相邻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所述导流布的上侧边与所述折流板上位于所述连通槽的一侧相连接、所述导流布的下侧边垂落于其下方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折流板的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包括:该吸收塔中的多个所述折流板依次上下交错内置于所述吸收塔本体,并且所述连通槽在竖直方向的投影完全落在与其相邻的另一所述折流板的上表面或下表面,所述进液管的出液端的水流直接流到于最上方所述折流板的上表面,从而上下相邻的两个所述折流板之间可形成水幕,尾气只能穿过所述水幕之后从所述出气口排出,所述水幕可吸收较多尾气中的杂质,提高了吸收效果;所述导流布一一对应设置于两个相邻所述折流板之间,此时所述水幕会沿着所述导流布向下流动,避免了水幕的不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去除折流板及导流布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吸收塔,包括:吸收塔本体1、出气管2、出液管3、进气管4、进液管5、折流板6、导流布7及喷淋头8。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理晟环保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湖北理晟环保设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69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