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电解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5924.0 | 申请日: | 2018-05-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42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李广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和平县福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36 | 分类号: | C25C3/36;C25C7/00 |
代理公司: | 佛山市海融科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77 | 代理人: | 陈志超;黄家豪 |
地址: | 517500 广东省河源市和***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炉体 阴极 方形固定板 导电 碳块 本实用新型 升降机构 阳极结构 电解炉 散热部 升降机构结构 多层材料层 使用灵活性 便于拆卸 固定扇形 水冷散热 位于炉体 直接安装 装配方便 可调节 阳极层 保温 灵活 配合 | ||
1.一种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阴极升降机构、炉体和方形固定板;
所述阴极升降机构包括底座、手摇轮、升降绳、升降杆、升降轮架、导电杆和阴极棒固定杆;所述升降杆设置于所述底座上,所述手摇轮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下端,所述升降轮架可上下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升降杆上;所述升降绳一端固定设置于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另一端依次穿过所述升降轮架和所述升降杆的顶部后卷绕在所述手摇轮上以带动所述升降轮架上下滑动;所述升降轮架与所述导电杆连接,所述导电杆与所述阴极棒固定杆连接,所述导电杆接外部电源;
所述炉体包括外层、阳极层和钼坩埚;所述外层围成圆柱形炉腔,从外向内依次包括第一钢板层、保温砖层、第二钢板层、碳块层和石墨槽层;所述石墨槽层的内表面设置为U型,所述钼坩埚放置于所述石墨槽层上并位于中部,所述阳极层位于所述石墨槽层的内圈,所述阳极层可拆卸;
所述方形固定板包括工作台、导电散热部、接电座、进出水管座和多个阳极固定座;所述工作台为方框板结构,多个所述阳极固定座分别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四条边的中部;所述导电散热部为方框条结构,设置于所述工作台的内周边上;所述导电散热部的外表面导电,并设置有接电座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导电散热部的内部中空且内表面涂有绝缘层,并设置有进出水管座;
所述阴极升降机构的阴极棒固定杆位于所述炉体的正上方,所述方形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炉体上,所述阳极层由四个扇形碳块单元组成,所述扇形碳块单元可固定在所述方形固定板的阳极固定座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碳块单元包括扇形碳块部、扇形连接部、固定钉、斜向延伸部和外固定部,所述扇形连接部与所述扇形碳块部的一端通过所述固定钉连接,所述扇形连接部远离所述扇形碳块部的一端与所述外固定部通过斜向延伸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扇形连接部的扇面长度短于所述扇形碳块部的扇面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部的平面形状为U型。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阳极固定座的形状为倒L形,包括竖直部和横直部,所述竖直部的一端固定在所述工作台上,另一端与所述横直部连接,使所述横直部悬空于所述导电散热部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部叠在所述导电散热部上并正对所述横直部的位置,并使用楔形块塞紧所述外固定部与所述横直部之间的空隙,完成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包括固定座、直杆和顶架,所述固定座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固定座和顶架分别设置于所述直杆的两端,所述顶架设置有若干个绕绳轮,所述直杆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根凸轨;所述升降轮架包括第一平板、第二平板和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将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四个边角位连接,并使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之间留有预设间隔距离;所述第一平板和第二平板的内表面竖直对称设置有一对与所述凸轨配合的凹槽滑轮,所述第二平板的外表面还设置有卷绕轮和绝缘外接部,所述升降绳穿过所述卷绕轮,所述绝缘外接部与所述导电杆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操作台,所述操作台设置于所述直杆的下部并将所述直杆分成上杆部和下杆部,所述上杆部的表面对称设置有两根凸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摇轮设置于所述操作台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电解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电座包括第一导电板、第二引电板、第三导电板和固定钉,所述第二引电板与所述导电散热部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将所述第二引电板夹住,并使用固定钉连接,所述第一导电板和第三导电板与外部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和平县福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未经和平县福和新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592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阳极或磷生铁原料组装前的预热支架装置
- 下一篇:一种补镀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