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斜桩的支柱及桩柱连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15151.6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585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 发明(设计)人: | 方滔;俞华锋;孙震洲;周永;汤群益;袁建平;贾献林;徐小龙;张栋梁;马煜祥;於刚节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2D27/42 | 分类号: | E02D27/42;E02D27/12;E02D27/52;E04C3/32;E04B1/58 |
| 代理公司: | 浙江杭州金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0 | 代理人: | 刘晓春 |
| 地址: | 310014***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柱形壳体 斜桩 水平环板 本实用新型 连接结构 导向锥 侧壁 桩柱 垂直 环绕 上部结构 支柱支撑 灌浆管 竖直段 柱形壳 对心 竖直 体内 贯穿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斜桩的支柱及桩柱连接结构,所述适用于斜桩的支柱包括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底部设有柱底导向锥,所述柱形壳体的中部设有水平环板,所述水平环板垂直于柱形壳体的侧壁且环绕其布置;所述柱形壳体内设有自上而下贯穿整个柱形壳体且并延伸入至斜桩的灌浆管。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斜桩的支柱通过在柱形壳体的底部设置柱底导向锥,从而方便支柱顺利地插入至斜桩内;另外,在柱形壳体的中部设置水平环板,且水平环板垂直于柱形壳体的侧壁且环绕其布置,可以通过水平环板将支柱支撑在斜桩上,从而突破了传统技术中,需要将斜桩位置走向由倾斜向竖直过渡,最终将竖直段和桩与上部结构支柱对心安装的技术方案。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斜桩的支柱及桩柱连接结构,特别是适用于导管架式后插桩法施工的海上油气平台、风电机组和海上升压站,主要用于海洋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海上结构的导管架基础主要包括钢管桩和导管架两部分。后插桩式的导管架海上施工时,首先安放导管架,然后在导管架的套筒内插入钢管桩并固定。相比于直桩形式,斜桩的抗水平力性能更好,更适用于土壤力学性能较差或地震活动程度较高的场地。导管架基础施工后,再安装上部结构,上部结构的支柱与桩直接连接,因此,桩柱连接结构需承担上部结构传递下来的全部荷载。
传统技术中,如果采用斜桩形式,则需要在桩柱连接处将钢桩位置走向由倾斜向竖直过渡,最终将竖直段的桩与上部结构支柱对心安装。这种方法存在两个问题:(1)对海上安装精度要求和结构加工精度要求极高,稍有偏差超限,就会造成某个支柱无法正常插入桩内的问题发生,影响施工进度与结构安全;(2)打桩后需先焊接竖直段,再与柱连接,增加一道焊接工艺,施工工艺复杂,影响施工进度,且海上焊接质量无法保证。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改进方法,克服这一技术难题带来的困扰。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第一个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适用于斜桩的支柱。
为此,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适用于斜桩的支柱,所述适用于斜桩的支柱包括柱形壳体,所述柱形壳体的底部设有柱底导向锥,所述柱形壳体的中部设有水平环板,所述水平环板垂直于柱形壳体的侧壁且环绕其布置;所述柱形壳体内设有自上而下贯穿整个柱形壳体且并延伸入至斜桩的灌浆管。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适用于斜桩的支柱通过在柱形壳体的底部设置柱底导向锥,从而方便支柱顺利地插入至斜桩内;另外,在柱形壳体的中部设置水平环板,且水平环板垂直于柱形壳体的侧壁且环绕其布置,可以通过水平环板将支柱支撑在斜桩上,从而突破了传统技术中,需要将斜桩位置走向由倾斜向竖直过渡,最终将竖直段和桩与上部结构支柱对心安装的技术方案。
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同时,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或者组合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优选地,所述柱底导向锥包括上下布置的第一锥形管和第二锥形管,所述第一锥形管的上方与柱形壳体的侧壁相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管的下方与第二锥形管的上方相连接;所述第一锥形管的坡度为1:5,所述第二锥形管的坡度为1:3。本实用新型将柱底导向锥设置为上下布置的第一锥形管和第二锥形管,且第一锥形管的坡度为1:5,第二锥形管的坡度为1:3,从而能够保证柱底导向锥可以顺利地插入至斜桩内。
优选地,柱底导向锥的底部或者第二锥形管的底部设有开孔的封底板,所述封底板的开孔用于贯穿灌浆管。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柱底导向锥的底部或者第二锥形管的底部设有开孔的封底板,一来可以限位灌浆管,二来可以通过封底板将支柱内的空间与斜桩内的空间相互间隔,从而使得要灌入斜桩内的砂浆或者水泥浆不会漫入至支柱内的空间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51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