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子标签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14175.X | 申请日: | 2018-05-29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391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2 |
| 发明(设计)人: | 王昌涔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光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0/071 | 分类号: | H04B10/071;H04B10/077 |
| 代理公司: | 南京禹为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72 | 代理人: | 王晓东 |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器模块 采集模块 本实用新型 标签系统 光子 服务器模块 标签信息 光纤线路 接续状态 实时监控 影响光纤 端口处 识别码 分配 路由 上传 工作量 服务器 标签 采集 查找 预测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光子标签系统,包括采集模块,设置于光纤线路中路由端口处用于采集光信号;控制器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并分配给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唯一的识别码;服务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接收并管理所述控制器模块上传的数据。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能够在不影响光纤路由正常使用的情况下,实现对光纤路由端口的路线查找并分配每个端口对应的标签,其工作量小、简单易操作,且能够对端口进行实现接续状态进行实时监控,当光强度较弱时,能够实现提前预测故障,并通过服务器中标签信息进行提前维护,从而减少故障对用户造成影响。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纤路由查找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纤通信用的光子标签。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光纤通信的迅猛发展,光纤线路日益增多,由于光缆铺设前期技术受限并未实现科学的光纤路由管理,造成光纤线路路由混乱,涉及从干线到末端用户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机房ODF架、光交箱、光分箱等管理,纸质标签不规范、丢损、配线信息不准、维护人员更迭等给后期维护带来了极大隐患。当线路发生故障或差错时,线路路由的查找非常繁琐,费时费力,根本无法满足客户对网络维护的需要,此问题也成为光通信界的难题。
在光纤配线架及端口智能化管理系统方面,大多厂家提出了基于接触式和非接触式电子标签的光纤智能ODN管理方法,此方法仅适于新建机房路由。例如:非接触式电子标签通过附加在适配器座上的RFID识别器和插头上的RFID标签,对光纤路由进行一一对应并进行电子录入。此方法仅仅起到替代纸质标签的作用,无法对跳接路由信息已混乱的老机房进行整治,对接续点状态也无法进行监控,在标签丢失、识别器损坏或系统故障或崩溃时,数据恢复的工作量极大,维修时间长,无法满足运营商对光纤路由高效管理的需要。由于涉及光纤跳纤、ODF配线托盘等,使用时需要各个厂商多环节支持,普及困难。
实用新型内容
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鉴于上述现有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因此,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光子标签系统,能够解决光纤路由线路查找困难、接续点难以监控、断纤点难以查找等问题。电子标签一一对应并进行电子录入方式的工作量大以及该过程中需要将光纤路由暂时断开影响正常使用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子标签系统,包括采集模块,设置于光纤线路中光口路由端口处用于采集光信号;控制器模块,与所述采集模块连接,并分配给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唯一的识别码;服务器模块,与所述控制器模块连接,接收并管理所述控制器模块上传的数据。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子标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控制器模块分配给每个所述采集模块唯一的识别码后,并将每个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模块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子标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通过所述采集模块发射光波并分别对光纤线路中的光口和路由端口进行光信号检测,将每个端口检测到的光信号与该端口对应的唯一识别码进行绑定,并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模块建立管理档案构成唯一光子标签。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子标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采集模块还包括光发射模块以及光接收模块,所述光发射模块发射检测光波并由所述光接收模块接收,且所述光接收模块设置于光纤线路中光口路由端口的接续点处。
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光子标签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光接收模块为感光元件,并将接收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通过所述控制器模块上传至所述服务器模块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光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光金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417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效散热的北斗短报文语音通信终端
- 下一篇:一种光缆监控预警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