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电安装专用的升降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3141.9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57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11/04 | 分类号: | B66F11/04;B66F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7 | 代理人: | 陈娟 |
地址: | 210046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壳体 伸缩杆 升降设备 放置室 本实用新型 机电安装 安装板 安装块 固定板 固定杆 支撑脚 专用的 底板 安装底板 结构组成 伺服电机 作业效率 安装腔 铰接轴 位置处 行走轮 物件 吊起 吊绳 位孔 升降 传送 体内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机电安装专用的升降设备,包括安装板、第一固定杆、固定板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放置室,所述放置室位置处壳体的两侧皆通过铰接轴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上均匀分布有限位孔,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放置室上方的壳体内设有安装腔。本实用新型通过安装板、第一固定杆、固定板和壳体等一系列结构组成,伸缩杆通过支撑脚可以对升降设备进行固定,伺服电机通过吊绳可以将工作人员需要的作业物件进行吊起传送,避免频繁升降的情况,提高了工作人员的作业效率,增强了设备的实用性,实用性强,值的推广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电领域,具体为一种机电安装专用的升降设备。
背景技术
日本企业界在1970年左右最早提出“机电一体化技术”这一概念,当时他们取名为“Mechatronics”,即结合应用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正向光机电一体化技术(Opto-mechatronics)方向发展,应用范围愈来愈广,在机电安装作业中,由于工作人员身高有限,需要升降设备进行安装作业,但是现有的升降设备较为缺乏,功能比较单一,使用作业时存在较多的不足之处,传统的升降设备虽然达到了升降的目的,但是整体体积较大,灵活性较差,不便工作人员的转移作业,并且在升降作业时,上升至移动高度时容易导致设备晃动的情况,降低了设备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同时工作人员在安装作业中因体力有限,不易携带较多的作业器件,这样容易导致工作人员需要反复通过升降设备进行升降运输器件,降低了工作人员作业效率,并且又提高了设备的局限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电安装专用的升降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机电安装专用的升降设备,包括安装板、第一固定杆、固定板和壳体,所述壳体的底部安装底板,所述底板的底部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壳体的内部设有放置室,所述放置室位置处壳体的两侧皆通过铰接轴安装有安装块,所述安装块的底部安装有伸缩杆,且伸缩杆上均匀分布有限位孔,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安装有支撑脚,所述放置室上方的壳体内设有安装腔,所述安装腔通过第一固定杆交叉安装有固定板,且第一固定杆之间安装有铰接轴,所述安装腔之间等间距安装有配套使用的液压伸缩杆,所述安装腔位置处壳体的一侧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顶部的前侧与后侧皆安装有第一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之间安装有推拉杆,所述固定板顶部的边缘处通过支撑杆安装有第二固定杆,所述固定板的一侧安装有两组第二支撑板,且第二支撑板之间安装有卷收杆,所述第二支撑板的正面安装有安装室,且安装室的内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安装室的输出端与卷收杆连接,所述卷收杆上卷收有吊绳,且吊绳的端头安装有挂钩。
优选的,所述伸缩杆上安装有配套使用的限位销。
优选的,所述推拉杆上安装有橡胶防滑套。
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上表面均匀分布有防滑凸起。
优选的,所述放置室位置处壳体的正面安装有配套使用的保护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未经中建八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31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叉车的外置式散热装置
- 下一篇:一种绝缘斗臂车拐臂的绝缘防护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