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12004.3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451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继苗;刘丰珩;尹建辉;曲勇;刘海山;段存海;姜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城投双元水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3/12 | 分类号: | C02F3/12 |
代理公司: | 青岛高晓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7104 | 代理人: | 顾云义 |
地址: | 266109 山东省青岛***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搅拌器 碳源投加装置 电磁阀 进药管 生物池 自动控制系统 出药管 观察盒 流量计 本实用新型 敞口设置 投加装置 依次连接 储药罐 加药泵 开闭 连通 自动化 延伸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SBR生物池中设有搅拌器,碳源投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药管、观察盒、出药管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进药管的另一端依次与碳源储药罐、加药泵、流量计连通,所述进药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搅拌器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并且电磁阀与搅拌器同时开闭,所述观察盒为敞口设置,所述出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器的上方,该投加装置能实现碳源的自动化投加,投加位置位于搅拌器上方,充分利用搅拌器的搅拌作用,提高碳源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
背景技术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是一种按间歇曝气方式来运行的活性污泥污水处理技术。它的主要特征是在运行上的有序和间歇操作,SBR技术的核心是SBR反应池,该池集生物降解、二沉等功能于一池,广泛应用于中小型污水处理厂,尤其适用于间歇排放和流量变化较大的场合。
中国污水处理厂多采用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碳源一直是传统生物脱氮除磷工艺的控制因素,碳源是微生物生长必须的营养元素,主要消耗于释磷、反硝化和异样菌代谢。中国有相当一部分污水处理厂的进水都存在碳源含量低,造成出水脱氮除磷效果较差,因此有效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碳源不足问题,是提高污水脱氮除磷效率,从而实现达标排放的有效途径。
增加碳源的两条途径是:一、增加内碳源的利用率,内碳源即存在污水处理系统本身的碳源,可通过多点进水、回流污泥等手段实现;二投加外碳源,外碳源主要是甲醇、乙醇、乙酸等液态有机物及糖类,这类碳源反硝化效果优异,但是长期投加,也会大大增加污水处理的成本。同时目前的碳源投加时间、投加位置、投加剂量和投药管配置等投药过程还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故障率较高。另外,在实际运行管理中通常将碳源投加到反应池表面,造成碳源的分散性较差,难以混合均匀,利用率降低。并且,由于SBR工艺周期性的特点,需要阶段性加药,为避免碳源浪费,需要准确控制投加时间,及时开启或关闭碳源开关,从而造成了工作量的增加。如何做到碳源的自动化投加,改善投药管的设置,提高碳源的投加效果和有效利用率也是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SBR生物池碳源投加装置,SBR生物池中设有搅拌器,碳源投加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进药管、观察盒、出药管和自动控制系统,所述进药管的另一端依次与碳源储药罐、加药泵、流量计连通,所述进药管上设有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和搅拌器分别与自动控制系统连接,并且电磁阀与搅拌器同时开闭,所述观察盒为敞口设置,所述出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搅拌器的上方。
进一步,所述观察盒尺寸大小为5cm×15cm×5cm,底面坡度为0.2%,出药管孔口位于底面一端。
进一步,所述出药管伸入液面以下,末端与搅拌器的距离为2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1、在进药管首端设置流量计,末端设置电磁阀,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设置加药时间,投加剂量,实现自动化加药;
2、将出药管伸入液面以下,并且出药管的末端位于搅拌器上方,即将碳源投加到搅拌器上方,利用搅拌器搅拌形成的涡流,将碳源快速均匀的分散到整个生物池中;
3、搅拌器和电磁阀通过自动控制系统实现联动设置,避免碳源投加之后的浪费,也避免人工开关阀门,节省人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反应池,2—搅拌器,3—电磁阀,4—进药管,5—观察盒,6—出药管,7—碳源储药罐,8—加药泵,9—流量计。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城投双元水务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城投双元水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1200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潜水式高效节能搅拌曝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IC厌氧反应器减缓污泥钙化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