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恒温电解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9835.5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74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孙建军;范飞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7/28 | 分类号: | G01N27/28 |
代理公司: | 福州市景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19 | 代理人: | 林祥翔;黄以琳 |
地址: | 350108 福建省福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解池 恒温腔体 换热装置 加热 本实用新型 电化学电解 电解池主体 温度传感器 测试现场 恒温系统 实验测试 实验条件 循环保温 整套装置 制冷条件 控温器 体积小 循环泵 密闭 功耗 制冷 移动 流动 改进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恒温电解池,该电解池包括双层电解池主体、循环泵、换热装置、控温器和温度传感器,采用密闭的恒温腔体作为保持电解池恒温的装置,通过换热装置对流动在恒温腔体中的循环保温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整套装置体积小、功耗低、升温或降温的速率高,方便实验测试人员将其移动到测试现场,且操作简便,可以实现在加热或制冷条件下的电化学电解实验,使用和维护成本低,大大改进了现有大型恒温系统电解池的实验条件。
技术领域
本新型属于电化学分析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设置恒定温度的电化学电解池装置。
背景技术
电化学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反应体系保持恒温。目前电化学电解池一般是密闭式电解池通过外加一个敞口恒温水浴锅来使电解池内反应溶液实现恒温。在实现本实用新型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中的维持恒温的敞口系统存在如下问题:
1.维持电解池恒温的设备体积较大;
2.维持电解池恒温所消耗的功耗高,通常在千瓦以上;
3.升温过程中,热量扩散到环境中,导致升温速率比较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恒温电解池,提供数十瓦功耗就能够使该恒温电解池快速升温或降温,并且其体积小巧,便于随检测需要将其移动到实验测试现场。同时,利用此电解池进行实验测试的人员能够在制冷或加热条件下进行操作,大大改进了现有大型恒温系统电解池的实验条件。
为实现上述目的,发明人提供了一种恒温电解池,所述电解池包括双层电解池主体、循环泵、换热装置、控温器和温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电解池主体包括电解池槽体和恒温腔体,所述恒温腔体为与所述电解池槽体同心的圆环柱状夹层,所述恒温腔体一侧上端开设有循环保温介质出口,另一侧下端开设有循环保温介质进口,所述循环泵、所述换热装置和所述恒温腔体通过管道相接通,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电解池槽体的内部,所述控温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换热装置通过电导线连接。
所述双层电解池主体根据实验需要可为设置有旋转电极口、加料口、监测口、工作电极口、参比电极口、辅助电极口等数个带聚四氟乙烯旋盖开口的双层玻璃电解池,也可以是配置不同口径卡口的聚四氟乙烯盖子的敞口双层电解池主体。所述恒温腔体为一体化封闭的石英玻璃空腔,该封闭结构可容纳加热或制冷后的循环保温介质,因没有能量损耗,故升温或降温的速率比传统的敞口式水浴锅高近2~4 倍。
本技术方案采用的循环泵为流量较小的微小泵,能够稳定地输送循环保温介质即可,因此,该微小泵也是小功率用电设备,从而保证所述恒温电解池功耗在数十瓦。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电阻或热电偶。
本技术方案所使用的温度数据读取设备相对于传统封闭式恒温电解池中测温的温度计,应具备对温度微小变化的高灵敏响应,以及宽温度范围、出色的精度、可重复和稳定性,并且能够通过数显设备显示其温度数据。因此采用热电偶、铂电阻和热敏电阻作为本技术方案的测温设备。
进一步地,所述换热装置包括温度调节件和传热件,所述传热件中设置有管道通路,所述温度调节件设置在所述传热件的外部。
换热装置在此恒温电解池中起到对循环保温介质进行加热或制冷的作用,当温度调节件开始加热或制冷工作时,加热产生的热量或制冷产生的冷量通过传热件传递给传热件内部管道中的循环保温介质,从而实现对循环保温介质的加热或制冷。而且,所述换热装置由导线连接至控温器,所采用温度调节件、传热件和控温器具有无噪声、无振动、不需额外添加制冷剂、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且工作可靠、操作简便并易于进行冷热调节。
进一步地,所述温度调节件为加热片,所述加热片外部还设置隔热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州大学,未经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983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芯片RFID湿度传感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纳米管的纳米孔检测系统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