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制装配式隧道仰拱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9496.0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364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兆杰;田志宇;林国进;田尚志;郑金龙;高世军;王联;唐协;李泳伸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E21D11/18 | 分类号: | E21D11/18 |
代理公司: | 成都希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26 | 代理人: | 陈泽斌;杨冬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仰拱 仰拱预制块 纵向拼接缝 预制装配式隧道 本实用新型 结合面 接缝 拼接 抗变形性能 单元拼接 趋于平衡 受力性能 隧道纵向 整体刚度 薄弱区 均匀性 拼接缝 隧道环 承力 错缝 环向 受力 隧道 | ||
本实用新型预制装配式隧道仰拱,属于隧道领域,目的是提高仰拱承力均匀性,提高仰拱抗变形性能。沿隧道纵向所述仰拱由一组仰拱单元拼接而成,且沿隧道环向各仰拱单元分别由一组仰拱预制块拼接而成;由相邻两仰拱单元结合面之间的接缝形成仰拱环向拼接缝,由各仰拱单元中相邻两仰拱预制块结合面之间的接缝形成仰拱纵向拼接缝;所述仰拱内各仰拱预制块为错缝拼接;相邻两仰拱单元中,其中一仰拱单元的各仰拱纵向拼接缝位于另一仰拱单元的各对应仰拱预制块的中部。本实用新型,使得各仰拱单元中的仰拱纵向拼接缝均匀分布,避免了仰拱纵向拼接缝集中的现象,消除了仰拱受力薄弱区,使仰拱各种的受力性能趋于平衡,提高了仰拱的整体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隧道领域,具体的是预制装配式隧道仰拱。
背景技术
隧道结构沿其环向包括顶部的拱墙和底部的仰拱。隧道施工时,先进行围岩开挖,接着施作初期支护,然后施作仰拱及仰拱回填,最后施作二次衬砌。传统的仰拱一般采用现浇筑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仰拱开挖深度不足、基底存在虚渣、仰拱厚度不足以及仰拱强度不足等问题,从而隧道基底出现衬砌开裂、渗漏水、净空侵限、路面开裂、隆起、错台及电缆沟倾斜等病害,严重影响隧道的安全、舒适和正常运营。
为克服上述现浇混凝土仰拱存在的缺陷,目前,主要采用预制仰拱代替传统的现浇混凝土仰拱的方式。如申请号为CN201710549831.8,名称为预制装配式隧道仰拱、隧道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隧道仰拱,由多排沿隧道延伸方向顺次排列的仰拱单元拼接而成;各仰拱单元由多块沿隧道横向布置的相同规格的仰拱预制块拼接而成;相邻两排仰拱单元中的仰拱预制块相差一块;各排仰拱单元中相邻两块仰拱预制块之间形成仰拱纵向拼接缝,且相邻两排仰拱单元的仰拱纵向拼接缝彼此错开。
上述预制装配式隧道仰拱,由于相邻两排仰拱单元中的仰拱预制块相差一块,且各排仰拱单元中仰拱预制块的规格相同,故,拼装后,会出现仰拱纵向拼接缝集中现象,而仰拱纵向拼接缝处为受力薄弱位置。
对于公路隧道,由于车辆在路面行驶路径、车辆载重等无法确定,故,使得路面各处受碾压的程度不同,在路面受车辆碾压密集区域,会出现路面凹陷的情况,一旦仰拱纵向拼接缝集中区域与路面凹陷区对中,当车辆驶入该区域时,压力在此区域集中,并向下传递至仰拱,极易因应力集中而导致仰拱纵向拼接缝处的连接失效,从而造成仰拱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预制装配式隧道仰拱,提高仰拱承力均匀性,提高仰拱抗变形性能。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预制装配式隧道仰拱,沿隧道纵向所述仰拱由一组仰拱单元拼接而成,且沿隧道环向各仰拱单元分别由一组仰拱预制块拼接而成;由相邻两仰拱单元结合面之间的接缝形成仰拱环向拼接缝,由各仰拱单元中相邻两仰拱预制块结合面之间的接缝形成仰拱纵向拼接缝;所述仰拱内各仰拱预制块为错缝拼接,相邻两仰拱单元内的各仰拱纵向拼接缝彼此错开;相邻两仰拱单元中,其中一仰拱单元的各仰拱纵向拼接缝位于另一仰拱单元的各对应仰拱预制块的中部。
进一步的,仰拱单元内各仰拱纵向拼接缝与隧道中线彼此错开。
进一步的,各仰拱单元中仰拱预制块的数量相等,均为N,且N为大于或等于三的整数。
进一步的,各仰拱单元的N块仰拱预制块中,N-1块仰拱预制块的弧长相等并依次排列,并等于另一仰拱预制块弧长的两倍。
进一步的,各仰拱纵向拼接缝两侧的仰拱预制块的结合面上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由定位凸起和定位凹槽插接沿隧道纵向对相邻两仰拱预制块构成限位。
进一步的,在仰拱环向拼接缝内填充有沿仰拱环向拼接缝延伸的密封条和密封垫;所述密封条位于仰拱环向拼接缝的顶部;所述密封垫位于仰拱环向拼接缝的底部;并经所述密封条和密封垫密封各仰拱环向拼接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未经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949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隧道仰拱回填构造
- 下一篇:隧道复合式防水板悬挂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