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9150.0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724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王鑫敏;张敏;武长虹;周华;吴玲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B25/24 | 分类号: | E01B25/24 |
代理公司: | 北京瀚仁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2 | 代理人: | 宋宝库;杨晓莉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区成***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轨道梁 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限位构件 限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 横向晃动 列车 支撑立柱 行驶 空中轨道 使用寿命 支撑轨道 摆动 损伤 噪音 震动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中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旨在解决现有轨道梁横向晃动的问题。为此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用于支撑轨道梁的支撑立柱,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第一限位构件和设置在轨道梁上的第二限位构件,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相配合以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本实用新型的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上述限位装置。通过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能够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避免了列车通过轨道梁时产生摆动、震动和噪音,避免了对列车行驶速度造成影响,使得列车行驶的更加平稳,避免了对轨道梁造成损伤,提高了轨道梁的使用寿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空中轨道列车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交通的发展和汽车工业的发展,城市的车辆保有量尤其是私家车的数量目前已经呈井喷式增长,以交通拥堵为代表的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城市交通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之一。尤其在人口繁多和道路错综复杂的大中型城市中,一旦出现交通拥堵,会造成人们出行不便,且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解决交通拥堵问题,在城市中可以采用空中轨道列车分担一部分交通压力,即通过在空中开辟新的交通轨道来缓解日益提高的交通压力。
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是一种新型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结构主要包括轨道梁、用于支撑轨道梁的多个支撑立柱以及悬挂于轨道梁上并能够沿轨道梁行驶的列车。其中,为了便于轨道梁的安装,支撑立柱上设有用于安装轨道梁的两个安装臂,两个安装臂之间的间距大于轨道梁上的安装吊箍的宽度,从而使得安装臂和安装吊箍之间存在间隙,便于轨道梁的安装固定。但是,由于安装臂和安装吊箍之间存在间隙,使得轨道梁能够沿着线路的横向方向摆动,造成线路蛇形,蛇形线路将会使列车通过轨道梁时产生更大的摆动、震动和噪音,严重影响列车行驶的速度,长期的摆到和震动进而引发轨道梁的疲劳破坏,会影响到列车的行驶可靠性以及列车内的人员安全。
基于上述现状,本领域需要一种新的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和空中轨道交通系统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现有轨道梁横向晃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空中轨道交通系统的限位装置,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梁和用于支撑轨道梁的支撑立柱,限位装置包括设置在支撑立柱上的第一限位构件和设置在轨道梁上的第二限位构件,第一限位构件和第二限位构件相配合以抑制轨道梁的横向晃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支撑立柱上设有用于安装轨道梁的安装臂,轨道梁上设有用于将轨道梁安装至安装臂上的安装构件。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一限位螺杆、第一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安装臂上的第一限位螺孔;第二限位构件为安装构件,第一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第一限位螺孔抵靠至安装构件,第一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一限位螺母固定至安装臂以防止第一限位螺杆松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一限位构件包括第二限位螺杆、第二限位螺母以及设置在安装臂底部的第一限位块,第一限位块上设有第二限位螺孔;第二限位构件包括设置在安装构件上的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限位螺孔抵靠至第二限位块,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二端通过第二限位螺母固定至第一限位块以防止第二限位螺杆松动。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第二限位块朝向第一限位块的一侧设有限位槽,第二限位螺杆的第一端穿过第二限位螺孔抵靠至限位槽内。
在上述限位装置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支撑立柱包括竖向支撑臂、横向支撑臂以及用于连接竖向支撑臂和横向支撑臂的连接臂;安装臂设置在横向支撑臂上;安装构件包括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设置在轨道梁的两侧;其中,第一限位构件设置在横向支撑臂的底部;第二限位构件设置在轨道梁的顶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建空列(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915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