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核石墨粉的均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8780.6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67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黄岱;李贺;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4 | 分类号: | B01F7/14;B01F5/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韩燕燕 |
地址: | 3131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料桶 炉体 内部循环 外部循环机构 本实用新型 高温气冷堆 核燃料元件 均化装置 连通设置 内部连通 偏心设置 出料管 核石墨 上表面 法兰 外置 炉体上表面 除尘组件 混合组件 机构设置 居中设置 密封设置 均匀化 上端 贯穿 死角 体内 | ||
1.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核石墨粉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料桶(1),所述承料桶(1)上端为密封设置;
内部循环机构(2),所述内部循环机构(2)设置在所述承料桶(1)上方,其包括炉体(21)、设置在所述炉体(21)内且居中设置的混合组件(22)和设置在所述炉体(21)上方且偏心设置的除尘组件(23),所述炉体(21)下方连通设置有出料管(20),所述出料管贯穿所述承料桶(1)上表面与所述承料桶(1)内部连通设置;以及
外部循环机构(3),所述外部循环机构(3)设置在所述内部循环机构(2)外侧,其包括外置管道(31),所述外置管道(31)一端通过法兰(32)与所述炉体(21)连通设置且其另一端贯穿所述承料桶(1)上表面与所述承料桶(1)内部连通设置,所述法兰(32)偏心设置在所述炉体(21)上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核石墨粉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21)为圆台形设置,其上端底面直径大于其下端底面直径,该炉体(21)下端设置有气动梅花错位阀(2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核石墨粉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组件(22)包括:
驱动件(221),所述驱动件(221)设置在所述炉体(21)上方且居中设置,其输出端竖直向下贯穿所述炉体(21)且设置在所述炉体(21)内;
第一搅拌件(222),所述第一搅拌件(222)位于所述驱动件(221)的一侧且与所述驱动件(221)连动设置,该第一搅拌件(222)与所述炉体(21)侧壁平行设置;以及
第二搅拌件(223),所述第二搅拌件(223)相对与所述第一搅拌件(222)设置在所述驱动件(221)的另一侧且与所述驱动件(221)连动设置,该第二搅拌件(223)与所述炉体(21)侧壁平行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核石墨粉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221)包括:
电机a(2211);
转轴(2212),所述转轴(2212)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且位于所述炉体(21)内的上方;以及
连动杆(2213),所述连动杆(2213)与所述转轴(2212)固定连接且贯穿所述转轴(2212)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核石墨粉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搅拌件(222)包括:
安装座a(2221),所述安装座a(2221)与所述连动杆(2213)固定连接;
电机b(2222),所述电机b(2222)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a(2221)上且其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座a(2221)向下设置;
搅拌轴a(2223),所述搅拌轴a(2223)与所述电机b(22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以及
螺带桨叶a(2224),所述螺带桨叶a(2224)固定绕设在所述搅拌轴a(22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核石墨粉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搅拌件(223)包括:
安装座b(2231),所述安装座b(2231)与所述连动杆(2213)固定连接;
电机c(2232),所述电机c(2232)固定设置在所述安装座b(2231)上且其输出端贯穿所述安装座b(2231)向下设置;
搅拌轴b(2234),所述搅拌轴b(2234)与所述电机c(223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以及
螺带桨叶b(2235),所述螺带桨叶b(2235)固定绕设在所述搅拌轴b(2234)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温气冷堆核燃料元件用核石墨粉的均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轴a(2223)长度为L1,所述搅拌轴b(2234)长度为L2,所述L1>L2;从所述搅拌轴b(2234)的底端到搅拌轴a(2223)的底端之间形成死角区域(1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未经中钢集团新型材料(浙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878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洁面乳生产线上的上料搅拌系统
- 下一篇:一种自动加药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