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引导轮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7219.6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437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陈飞华;蓝黎明;陈芳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银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55/08 | 分类号: | B62D55/08;B62D55/092;B62D55/3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6 福建省厦门市自由贸易试验区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心轴 轴承 储油腔 注油孔 润滑油 注油阀 流通孔 引导轮 本实用新型 机械零部件 泥水油封 相邻轴承 侧外壁 黄油缸 柱塞轴 总成本 弹簧 隔套 轮体 支架 连通 储存 封闭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引导轮总成,包括支架、黄油缸、柱塞轴、总注油阀、弹簧、设中心轴、轴承、隔套、轮体、泥水油封,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轴承,相邻的两个轴承之间形成有储油腔,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注油孔,中心轴的周侧外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注油孔和储油腔的第一流通孔,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注油孔的第一注油阀。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通过第一注油阀能方便的将润滑油注入到中心轴的第一注油孔内,继而润滑油通过第一流通孔进入到两个相邻轴承之间形成的储油腔中,从而实现对两个轴承进行润滑;且储油腔可对润滑油进行储存,从而能对轴承进行长期润滑。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零部件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引导轮总成。
背景技术
引导轮总成为履带挖掘机、履带起重机中的机械零部件。引导轮总成的工作原理如下:用黄油枪将黄油经黄油嘴注入黄油缸内,使活塞外伸推动涨紧弹簧,引导轮左移后涨紧履带,涨紧弹簧具有适当的行程,在涨紧力过大时涨紧弹簧被压缩起缓冲作用;过大的涨紧力消失后,被压缩的涨紧弹簧将引导轮推向原位,可以保证沿履带架滑动以改变轮距,保证履带的拆装,减小行走过程的冲击,避免轨链脱轨。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17191208U,授权公告日为2018年4月6日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挖掘机涨紧引导轮总成。其中,引导轮安装在引导轮支架的心轴上。且引导轮和心轴之间设置的滚动轴承可实现引导轮相对心轴进行转动,引导轮和心轴之间设置的隔套能减小引导轮和心轴之间的摩擦。但是滚动轴承在转动中需要添加润滑油,而该引导轮的安装结构中对滚动轴承处添加润滑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引导轮总成,具有方便添加润滑油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引导轮总成,包括支架、设置在支架上的黄油缸、设置在黄油缸上且具有连通黄油缸的注油通道的柱塞轴、设置在柱塞轴上且位于注油通道一端的总注油阀、设置在支架和柱塞轴两者之间的弹簧、设置在支架上的中心轴、设置在中心轴两端的轴承、套装在中心轴之间且位于轴承和支架之间的隔套、套设在隔套上且与两个轴承过盈配合的轮体、设置在轮体和隔套之间的泥水油封,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两个所述轴承,相邻的两个所述轴承之间形成有储油腔,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注油孔,所述中心轴的周侧外壁上开设有用于连通第一注油孔和储油腔的第一流通孔,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一注油孔的第一注油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轴的两端设置有第二注油孔,所述第二注油孔与第一注油孔不干涉,所述中心轴的周侧侧壁上开设有与第二注油孔相通的第二流通孔,所述中心轴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封闭第二注油孔的第二注油阀。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套上设置有多个透油孔。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中心轴和支架之间设置有微调组件,所述微调组件包括两个滑移连接在支架两侧且分别使得中心轴两端固定连接的调节块、螺纹连接在支架一端且一端转动连接在调节块上的调节螺杆、螺纹连接在支架的另一端并抵紧在调节块的另一端的锁紧螺栓。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架上设置有供调节块滑动连接的滑槽,位于所述滑槽的上下两端设置有沿着调节块长度方向延伸的导向条,所述调节块上设置有供导向条嵌入的导向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轮体的表面设置有耐磨层。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第一注油阀能方便的将润滑油注入到中心轴的第一注油孔内,继而润滑油通过第一流通孔进入到两个相邻轴承之间形成的储油腔中,从而实现对两个轴承进行润滑;且储油腔可对润滑油进行储存,从而能对轴承进行长期润滑;同时轮体和中心轴之间设置有四个轴承,能提高对轮体的支撑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银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银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72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适合复杂地形的低能耗小车驱动底盘及智能机器人
- 下一篇:一种支重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