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地铁客室中顶板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6998.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78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刘先锋;苏学威;齐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17/12 | 分类号: | B61D17/12 |
代理公司: | 长春众邦菁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2214 | 代理人: | 田春梅 |
地址: | 130062 ***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中顶板 半体 菱形 灯池 桁架 吊挂 客室 地铁 上端固定 装饰性 扶手 固连 棚顶 下端 本实用新型 功能集成度 模块化装置 视觉舒适性 轨道客车 快速组装 生产效率 装置领域 左右两侧 流畅性 流水线 对称 车厢 生产 | ||
地铁客室中顶板装置属于轨道客车车厢的内部装饰性棚顶装置领域,其包括吊挂桁架、右侧半体中顶板、左侧半体中顶板、菱形灯池、四个扶手上端固定座,所述菱形灯池、右侧半体中顶板、左侧半体中顶板以及四个扶手上端固定座均固连于吊挂桁架的下端面上,菱形灯池固连于吊挂桁架下端面的中部,右侧半体中顶板和左侧半体中顶板对称地布置于菱形灯池的左右两侧。本实用新型的地铁客室中顶板装置可以提高地铁内部装饰性棚顶装置的档次及视觉舒适性,提高中顶板的功能集成度和外观流畅性;吊挂桁架、菱形灯池以及互为镜像的左、右侧半体中顶板四者分别形成的模块化装置结构,使地铁客室中顶板装置得以通过流水线批量生产和快速组装,从而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轨道客车车厢的内部装饰性棚顶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地铁客室中顶板装置。
背景技术
地铁等轨道客车车厢的屋顶内壁结构称为客室中顶板,中顶板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车体侧墙内壁,其三者共同合围形成客舱腔体,中顶板装置上通常设有吊顶灯座、棚顶空调通风格栅,并可兼用作为喇叭、无线信号天线等小型辅助设施的安装基座。
然而,现有的轨道客车中顶板通常是由铸造或压膜工艺制成的整体拱形圆弧板,其结构和功能均相对单一,不适于模块化生产和流水线拼装作业,并且,现有中顶板的通风格栅安装座、吸顶灯安装座、扶手立柱安装座等结构均需经后续工序测量和开设安装孔,并逐一施工安装在中顶板上的指定位置上,这些附属结构位置分散、种类较多,由此造成中顶板整体部件的生产和装配效率低下。并且,现有的通风格栅安装座、吸顶灯安装座均直接裸露于中顶板圆弧板的下端面并向下突出,造型缺乏现代美感;此外,现有整体拱形中顶板结构布局设计简单,缺乏内藏式的附属结构布局空间,导致其所能集成的内藏式附属设备种类较少、体积受限,各功能单元配置难以高端化,进而限制了轨道客车中顶板的综合功能集成度。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轨道客车中顶板通常是有铸造或压膜工艺制成的整体拱形圆弧板,其结构和功能均相对单一,不适于模块化生产和流水线拼装作业,以及现有整体拱形中顶板结构布局设计简单,造型缺乏现代美感,而且没有内藏式的附属结构布局空间,导致其所能集成的内藏式附属设备种类较少、体积受限,各功能单元配置难以高端化,进而限制了轨道客车中顶板的综合功能集成度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地铁客室中顶板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地铁客室中顶板装置,其包括吊挂桁架、右侧半体中顶板、左侧半体中顶板、菱形灯池、四个扶手上端固定座,所述菱形灯池、右侧半体中顶板、左侧半体中顶板以及四个扶手上端固定座均固连于吊挂桁架的下端面上,菱形灯池固连于吊挂桁架下端面的中部,右侧半体中顶板和左侧半体中顶板对称地布置于菱形灯池的左右两侧。
所述吊挂桁架包括位于中部的菱形灯池安装框架和包围在菱形灯池安装框架外部的外围框架,其二者通过四个小横梁焊接固连。
所述四个扶手上端固定座均固连于菱形灯池安装框架外侧与四个小横梁所形成的四个交点上,且四个扶手上端固定座呈矩形布置;扶手上端固定座为带有插销孔的圆柱销。
所述菱形灯池包括一体成型的外围灯池座板和菱形的灯池凹槽,菱形的灯池凹槽的中段为矩形,其矩形两端为等边三角形;菱形的灯池凹槽的深度为20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699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侧墙组成
- 下一篇:一种平台型的高贵车型多层车顶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