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6975.7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1243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胡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光 |
主分类号: | F23L9/00 | 分类号: | F23L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 代理人: | 王清义 |
地址: | 2133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燃烧室 炉排 吹风管 后壁 燃料通道 燃烧装置 相通 阶梯式 补氧 燃料 充分燃烧 进风通道 出风孔 阶梯状 冒黑烟 补风 风腔 管壁 结焦 内壁 伸出 燃烧 | ||
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可以使用结焦燃料,燃烧不会冒黑烟的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它具有燃烧室,燃烧室后壁上设置有燃料通道,其燃烧室下部有形成阶梯状的至少两个炉排;最上面的炉排与燃烧室后壁接触并位于燃料通道下方;炉排下部是风腔,各炉排上开有把风腔与燃烧室相通的进风通道;在燃烧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吹风管,吹风管的后端伸出燃烧室后壁并与补风腔相通;吹风管的管壁上设置与燃烧室相通的出风孔。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生物质燃烧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
背景技术
ZL2014204164148公开了一种活动阶梯式生物质燃料燃烧器,其燃烧室底部至少由上下接触的两个炉排形成阶梯;各炉排上开有与燃烧室相通的进风通道;除了最下面的炉排外其余各炉排均可在与其它阶梯的接触面内前后移动。各炉排前后移动的动作过程是:各炉排根据从上到下的顺序,从起始位置向先前移动;然后,各炉排根据从下到上的顺序,移动至起始位置。
它采用独特的活动的阶梯(台阶)式燃烧方式,被点燃的生物质燃料在每个炉排均重新获得了从进风通道的补氧(空气),不断燃烧。
但是由于仅仅是通过炉排上的均重新获得了从进风通道进行补氧燃烧,并且空气是从燃料的底部进入,造成燃料与空气不能充分接触,燃料燃烧不充分,存在冒黑烟问题。
发明内容
本技术提供一种燃料能够充分燃烧,可以使用结焦燃料,燃烧不会冒黑烟的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具有燃烧室,燃烧室后壁上设置有燃料通道,其燃烧室下部有形成阶梯状的至少两个炉排;最上面的炉排与燃烧室后壁接触并位于燃料通道下方;炉排下部是风腔,各炉排上开有把风腔与燃烧室相通的进风通道;在燃烧室的内壁上设置有吹风管,吹风管的后端伸出燃烧室后壁并与补风腔相通;吹风管的管壁上设置与燃烧室相通的出风孔。
优选,出风孔的轴线方向与燃烧室的径向方向形成锐角,使得从补风腔经吹风管上的出风孔进入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
上述的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各炉排在左右方向上由多个排条组成,各排条在前后方向上延伸,进风通道位于相邻排条之间的相对面上。
上述的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上下接触的两个炉排,是沿着上下炉排的接触面前后移动的活动炉排。
上述的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燃烧室后壁上位于燃料通道的下方设置有点火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在燃烧室的内壁上设置与补风腔相通吹风管,通过吹风管的管壁上的出风孔向燃烧室内补充空气,使得燃料上部与下部具有空气进入,燃料与空气混合均匀,燃料燃烧充分,可以使用结焦燃料,并防止黑烟产生。经吹风管上的出风孔进入燃烧室内的风形成向同一方向旋转的涡流时,涡流能够吹动燃料翻滚,起到松动燃料作用,能够促进燃料进一步的充分燃烧,防止黑烟的出现。
上下接触的两个炉排均能够前后移动,能够快速把炉排上面的燃料和焦渣(若有的话)向前推,对燃料起到翻转作用,使得燃料燃烧充分防止黑烟产生;即使有结焦,由于上下炉排的相对运动,能够有效把结焦推离炉排表面,使得结焦也能够继续燃烧。多个排条组成炉排,减小传统技术中整体炉排的变形。进风通道位于相邻排条之间的相对面上,进风通道内助燃风还可以通过相邻排条之间的间隙向上进入炉排上的燃料上,助燃效果更好。各炉排的下部是风腔,风腔内的助燃风也能够通过炉排之间的接触面进入燃烧室内进行助燃。
附图说明
图1是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的侧视图;
图3是阶梯式二次补氧燃烧装置的主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光,未经胡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697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