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常压页岩气排水采气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6015.0 | 申请日: | 2018-05-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944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8 |
发明(设计)人: | 潘嘉;唐建信;夏海帮;宋其仓;吴壮坤;夏苏疆;谷红陶;岑涛;王俊方;袁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潘嘉 |
主分类号: | E21B43/00 | 分类号: | E21B43/00 |
代理公司: | 泰州地益专利事务所 32108 | 代理人: | 王楚云 |
地址: | 408400 重庆市南***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溶 本实用新型 页岩气 排水采气装置 油管 常压 排液 球滑 过滤器 液气分离器 排液效率 依次设置 保护器 扁电缆 电潜泵 扶正器 传感器 筛管 电机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常压页岩气排水采气装置,属于页岩气投产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从下往上依次设置的:扶正器、筛管、传感器、过滤器、电机、保护器、液气分离器、泵、动力扁电缆、油管、可溶球滑套,可溶球为后期地面投入。本实用新型前期采用电潜泵排液,下入深度深,排液效率高;排液后期,利用可溶球滑套,地面投入可溶球,实现油管携液连续生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页岩气投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常压页岩气排水采气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常压页岩气井均需要通过大规模水力压裂进行储层改造,由于地层压力系数低,放喷排液后大多数井不能实现自喷生产,需要下入电潜泵或射流泵采用油管排液,套管采气,进一步降低井底流压才能获得理想产能。通过实践发现,单一的电潜泵或射流泵排水采气管柱应用后会出现气锁、地层出砂堵塞等情况,不能有效解决前期生产中出现的不能自喷生产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在页岩气井生产前期、排水到一定程度后,使油管能够自喷生产的常压页岩气排水采气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常压页岩气排水采气装置,包括套管与设置在套管内的油管,油管的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置可溶球的可溶球滑套,油管的下端连接电潜泵,电潜泵、液气分离器、保护器、电机、过滤器、传感器、筛管、扶正器从上往下依次连接,并设置在套管内,电机通过动力扁电缆与地面连接。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可溶球为纳米可溶镁铝合金材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下入深度深,最大下入深度达到3000米,加大了排液深度,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流压。
2、本实用新型中电潜泵排液时,排液量通过地面变频控制柜控制,排液效率高,日最大排液量超过100方,利于压裂液的快速返排,减少压裂液长时间浸泡对页岩储层的伤害。排液后期,利用可溶球滑套,地面投球打压打开滑套,沟通油套环空,实现油管携液连续生产,不需要其他辅助排液设施。其中,可溶球采用纳米可溶镁铝合金材料,并且添加了其他微量元素,有很好的机械性能和稳定的溶解速率,可溶球可在与返排液充分接触后在一周内溶解,随返排液排出管柱,不影响后期测压及措施施工。
3、本实用新型施工工艺简单,操作成本低。实现了在页岩气井生产前期、排水到一定程度后,油管能达到自喷生产,从而延长气井的自喷周期,减少作业费用,最终实现常压页岩气的高效开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其中,1、扶正器,2、筛管,3、传感器,4、过滤器,5、电机,6、保护器,7、液气分离器,8、电潜泵,9、动力扁电缆,10、油管,11、可溶球滑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非限制性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理解本实用新型。
如图1,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常压页岩气排水采气装置,包括套管与设置在套管内的油管10,油管10的的中部设有用于容置可溶球的可溶球滑套11,油管10下端连接电潜泵8,电潜泵8下端连接液气分离器7,液气分离器7下端连接保护器6,保护器6下端连接电机5,电机5下端连接过滤器4,过滤器4下端连接传感器3,传感器3下端连接筛管2,筛管2下端连接扶正器1,动力扁电缆9从电机5穿出直至采气树穿出至地面,为电机5供电,动力扁电缆9连接至传感器3,采集传感器3信号并输送至地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潘嘉,未经潘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601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