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排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05036.0 | 申请日: | 2018-05-24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364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9 |
| 发明(设计)人: | 琚会艳;李琳;王芳;孙永旺;王红果 | 申请(专利权)人: | 琚会艳 |
| 主分类号: | B01D21/02 | 分类号: | B01D21/02;B01D21/24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9000 河南省焦***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底板 污泥沉淀 沉淀罐 排泥主管 搅拌刷 污水处理 排泥装置 污泥槽 本实用新型 持续运转 处理效率 底部相通 顶部中央 排泥支管 收集装置 污泥泵 圆形筒 平行 伸出 污水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排泥装置,包括沉淀罐,沉淀罐具有锥形下底,沉淀罐内部锥形下底的上部设置有污泥沉淀底板,污泥沉淀底板上设置有两道环形污泥槽;沉淀罐的顶部中央下伸出有搅拌刷,搅拌刷与污泥沉淀底板相平行并且搅拌刷的底部与污泥沉淀底板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污泥沉淀底板的中心下部与圆形筒之间设置有排泥主管,排泥主管通过排泥支管与环形污泥槽底部相通,排泥主管通过污泥泵与收集装置相连。该装置能够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持续运转,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日益增加,为保护生态环境,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提高水环境质量,污水必须经过净化处理后才能排放。污水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的污泥。由于污泥主要在沉淀阶段产生。沉淀池运行一段时间后,沉淀池产生了大量的污泥,需要将污泥及时排出去,不然的话会影响到沉淀池的正常运转。现有技术中,排泥主要通过停止沉淀池运转,抽空沉淀池中的水,然后进行排泥作业,这种方式的缺陷是中断污水处理过程。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排泥装置,该装置能够在污水处理的过程中持续运转,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排泥装置,包括沉淀罐,沉淀罐具有锥形下底,锥形下底的底部中央为向下凸出的圆形筒,沉淀罐内部锥形下底的上部设置有污泥沉淀底板,污泥沉淀底板上设置有两道环形污泥槽;沉淀罐的顶部中央设置有电机,电机向下伸出有转轴,转轴的底部设置向两侧上方倾斜的搅拌刷,搅拌刷与污泥沉淀底板相平行并且搅拌刷的底部与污泥沉淀底板之间留有一定空隙;污泥沉淀底板的中心下部与圆形筒之间设置有排泥主管,排泥主管通过排泥支管与环形污泥槽底部相通,排泥主管通过污泥泵与收集装置相连。
沉淀罐内壁的上部设置有阻挡环形盖,阻挡环形盖的中央设置有圆形孔,阻挡环形盖从外圆周向中心圆形孔倾斜。
污泥沉淀底板为倒锥形板,污泥沉淀底板的中心位于沉淀罐的中心轴线上,污泥沉淀底板的外圆周紧贴沉淀罐的内壁。
两道环形污泥槽与污泥沉淀底板同圆心设置。
搅拌刷的上表面与转轴之间设置有加劲板。
排泥支管上靠近排泥主管的一端设置有排泥阀。
排泥主管的底部连接有外排管,外排管通过污泥泵与收集罐相连。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能够保持持续运转持续排泥,大大提高了污水的处理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排泥装置,包括沉淀罐10,沉淀罐10具有锥形下底12,锥形下底12的底部中央为向下凸出的圆形筒13。沉淀罐10内壁的上部设置有阻挡环形盖11,阻挡环形盖11的中央设置有圆形孔,阻挡环形盖11从外圆周向中心圆形孔倾斜。
沉淀罐10内部锥形下底12的上部设置有污泥沉淀底板20,污泥沉淀底板20为倒锥形板,污泥沉淀底板20的中心位于沉淀罐10的中心轴线上,污泥沉淀底板20的外圆周紧贴沉淀罐10的内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琚会艳,未经琚会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503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氯烟酸生产用污水预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冷却水回水管的沉淀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