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态景观水池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4655.8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24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秦岭;周玥;马举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能投水保环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8 | 分类号: | C02F9/08;E03F5/10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水池 出液口 景观池 出液管 进液管 生态景观 除杂口 过滤池 伸入 本实用新型 水环境保护 底部侧壁 流动状态 下表面 支撑杆 阀门 水中 通孔 水泵 氧气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态景观水池;包括水池和景观池体,水池的面积大于景观池体的面积,景观池体通过支撑杆设置在水池内,景观池体下表面开设有通孔,水池底部侧壁开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一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另一端伸入过滤池内,过滤池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液口和除杂口,除杂口上设置有阀门,第二出液口上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另一端伸入水池内,出液管和进液管上均设置有水泵;能够使水池内的水处于流动状态,增大水中氧气的含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生态景观水池。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均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城市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城市内的景观水体如大小湖泊、人工湖,护城河已成为各城市风景建设的重点内容,为满足住宅小区居民的“亲水”需求,采用借景和造景,将水景引入生活小区,创造住宅小区优雅的自然环境。
由于景观水多为静止或者流动性差的封闭缓流水体,一般具有水域面积小,水体自净能力低等问题,会影响周围的自然环境和居民的生活环境。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生态景观水池,能够使水池内的水处于流动状态,增大水中氧气的含量。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生态景观水池,包括水池和景观池体,水池的面积大于景观池体的面积,景观池体通过支撑杆设置在水池内,景观池体下表面开设有通孔,水池底部侧壁开设有第一出液口,第一出液口上设置有出液管,出液管另一端伸入过滤池内,过滤池底部开设有第二出液口和除杂口,除杂口上设置有阀门,第二出液口上设置有进液管,进液管另一端伸入水池内,出液管和进液管上均设置有水泵。
进一步,水池底部设置有砾石层。
进一步,水池顶部在设置有进液管的另一侧壁上设置有进气管,进气管连接外部气体发生装置,进气管下部开设有曝气孔。
进一步,过滤池由隔板分隔成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隔板左端开设有下水孔,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内分别设置有第一过滤板和第二过滤板。
进一步,第一过滤板的滤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板的滤孔直径。
进一步,通孔的直径为2-3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之一:
1.本实用新型将景观池体放置在水池内,通过控制水池内液面高度避免景观池体一直处于干旱或者水淹状态,增大景观池体内植物的存活率;另外,能够使水池内的水处于流动状态,增大水中氧气的含量。
2.水池底部设置有砾石层,能够对水中的大颗粒杂质起到过滤作用,一段时间后可将砾石层进行冲洗,增大水池的干燥程度。
3.设置有进气管,能够增大水中的氧气含量,从而增大植物的存活率。
4.过滤池由隔板分隔成第一过滤区和第二过滤区,能够将水池中的水进行过滤后再次使用,节约水资源。
5.第一过滤板的滤孔直径大于第二过滤板的滤孔直径,增大过滤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构示意图。
图中,1-水池、2-景观池体、3-支撑杆、4-通孔、5-第一出液口、6-出液管、7-过滤池、8-第二出液口、9-除杂口、10-阀门、11-进液管、12-砾石层、13-进气管、14-曝气孔、15-隔板、16-第一过滤区、17-第二过滤区、18-下水孔、19-第一过滤板、20-第二过滤板。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能投水保环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能投水保环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465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水新型光催化氧化反应处理装置
- 下一篇:一种便于清洗的水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