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修复式土壤污染治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2878.0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27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谭良玺;朱心明;秦岭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能投水保环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9C1/08 | 分类号: | B09C1/08 |
代理公司: | 昆明盛鼎宏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53203 | 代理人: | 许竞雄 |
地址: | 650000 云南省昆明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绝缘支架 直流转换器 阳极棒 阴极棒 绝缘软管 升降杆 注入管 土壤污染治理 注入装置 上端 土壤污染 正极 本实用新型 电渗析作用 负极 处理效率 方式处理 降低污染 接入电源 绝缘电线 土壤板结 电修复 固定端 活动端 侧壁 电阻 下端 升高 期望 土壤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修复式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包括绝缘支架,上述绝缘支架上端设有直流转换器,上述直流转换器通过绝缘电线接入电源,上述绝缘支架下端设有阳极棒、阴极棒,上述阳极棒、阴极棒上端均连接绝缘支架,上述阳极棒接入直流转换器负极,上述阴极棒接入直流转换器正极,上述阳极棒与阴极棒设有多个注入装置,上述注入装置包括升降杆、注入管、绝缘软管,上述升降杆的固定端连接绝缘支架,上述升降杆的活动端连接注入管侧壁,上述注入管与绝缘软管相连通,上述绝缘软管连接水溶液,以期望解决在采用电修复的方式处理局部土壤污染的过程中,由于电渗析作用导致部分土壤板结,导致土壤的电阻值升高,进而降低污染处理效率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土壤污染修复,具体涉及一种电修复式土壤污染治理装置。
背景技术
受到污染的土壤含有重金属离子和有机污染物,重金属包括铜、铅、汞、氟、锌、锰,有机污染物包括苯酚、苯、菲类、酚类,电动力学修复技术是把受污染的部分突然收集隔离处理,由电极插入受污染的土壤并通入直流电, ,土壤中的污染物质在外加电场作用下发生定向移动并在电极附近累积,在一定时期后将电极抽出处理,再通过依稀,最后将处理将污染物除去;
由于部分污染的溶解性差,脱附能力弱,其电极两端在电解时会产生大量的OH负离子和H离子,影响土壤修复,且修复的过程土壤空隙表面的负电荷与空隙水的离子形成电层,引起空隙水溶液沿电场从阴极向阳极流动的现象,由于电渗析作用,水分的迁移会导致部分土壤板结,其土壤板结,导致土壤的电阻值升高,进而降低污染处理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修复式土壤污染治理装置,以期望解决在采用电修复的方式处理局部土壤污染的过程中,由于电渗析作用导致部分土壤板结,导致土壤的电阻值升高,进而降低污染处理效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修复式土壤污染治理装置,包括绝缘支架,上述绝缘支架上端设有直流转换器,上述直流转换器通过绝缘电线接入电源,上述绝缘支架下端设有阳极棒、阴极棒,上述阳极棒、阴极棒上端均连接绝缘支架,上述阳极棒接入直流转换器负极,上述阴极棒接入直流转换器正极,上述阳极棒与阴极棒设有多个注入装置,上述注入装置包括升降杆、注入管、绝缘软管,上述升降杆的固定端连接绝缘支架,上述升降杆的活动端连接注入管侧壁,上述注入管与绝缘软管相连通,上述绝缘软管连接水溶液。
作为优选,上述绝缘支架上设有水箱、水泵,上述绝缘支架内设有输水管道,上述输水管道与水泵的出口相连通,上述水泵的入口与水箱相连通。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输水管道包括多个分流管道,上述分流管道末端设有软管接头,上述软管接头接入绝缘软管。
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软管接头与绝缘软管503连接部分设有密封圈。
作为优选,上述注入管底部设有锐角,上述注入管侧壁与升降杆活动端设有凹槽,上述凹槽中安装抱箍。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上述升降杆的活动端表面设有绝缘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至少是如下之一:
本实用新型通过阳极棒、阴极棒、直流转换器形成电场,引起土壤空隙中的电介质产生电动力学效应,通过升降装置调节注入管的注入位置,注入管将助溶剂注入土壤中,避免电动力学效应导致的土壤板结,其多个注入装置能够根据需要控制注入溶液的占比,加快溶剂与土壤污染物相互作用形成迁移态化合物,使迁移态化合物较为容易的迁移至收集处进一步处理。本实用新型通过水箱存放溶液,通过水泵将溶液输送到输水管道,由输水管道进行将溶液传递到需要使用的地方。
本实用新型的输水管道通过分流管道将溶液分别送至多个地方,通过软管接头便于对接绝缘软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能投水保环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云南能投水保环保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287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