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数控机床恒温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2671.3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963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章步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12 | 分类号: | B23Q11/12 |
代理公司: | 合肥中博知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42 | 代理人: | 钱卫佳 |
地址: | 242200 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县经济开发***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油箱 冷却系统 冷却泵 内冷却装置 出油口 进油口 连通 机床 氟利昂制冷机 恒温控制装置 本实用新型 外冷却装置 数控机床 循环回路 温度检测单元 读取 过热损坏 回路连接 机油冷却 机油输送 降温效果 输送管路 换热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机床、主轴与冷却系统,机床上设置有主轴油箱,主轴设置在被主轴油箱包裹的机床上,主轴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单元与换热器,主轴油箱与冷却系统连通;冷却系统包括外冷却装置与内冷却装置,外冷却装置设置在主轴油箱上,内冷却装置与主轴油箱连通;内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泵与氟利昂制冷机,冷却泵上设有进油口及出油口,冷却泵的出油口通过机油输送回路连接主轴油箱的进油口,冷却泵的进油口通过机油冷却循环回路与主轴油箱的出油口连接,形成一个循环回路;氟利昂制冷机通过输送管路与主轴油箱连通。本实用新型能精确的读取主轴的温度,通过冷却系统迅速为主轴达到降温效果,保护主轴,不易过热损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数控机床温控装置技术领域,尤指一种数控机床恒温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床向高精度和高自动化方向的发展,热变形问题变得十分突出,特别是近年来数控机床的快速发展和广泛使用,控制机床热变形的研究大大加强,由于数控机床的主轴转速,进给速度以及有效工作时间均远高于普通机床,机床发热量及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也远大于普通机床。数控机床作为高效益,高精度的加工机床,要求有高的精度稳定性。因此,数控机床的设计和制造必须充分考虑热变形对加工精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机床热变形的根源在于各种热源。主轴轴承是最大的热源之一,该热源引起的热变形直接影响加工精度,如果不及时控制温度提升,主轴极易损坏掉。现有的技术一般在机床外部增加冷却泵,把冷却过的油抽进主轴内腔再回流到冷却泵,带走主轴的热量,限制主轴的温度提升。但是,由于一般冷却泵中装置的温度温度传感器主要用于检测回流油的温度,而轴承温度并不与回流油的温度一致,这就造成了温度误差,导致了装置控温效果差,无法对主轴进行保护,而且仅用冷却泵实现油循环已不能满足散热要求,为了降低油温,需要采用效果更好的制冷设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数控机床恒温控制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控机床恒温控制装置,包括机床、主轴与冷却系统,机床上设置有主轴油箱,主轴设置在被主轴油箱包裹的机床上,主轴上设置有温度检测单元与换热器,主轴油箱与冷却系统连通;所述冷却系统包括外冷却装置与内冷却装置,外冷却装置设置在主轴油箱上,内冷却装置与主轴油箱连通;所述内冷却装置包括冷却泵与氟利昂制冷机,冷却泵上设有进油口及出油口,冷却泵的出油口通过机油输送回路连接主轴油箱的进油口,冷却泵的进油口通过机油冷却循环回路与主轴油箱的出油口连接,形成一个循环回路;所述氟利昂制冷机通过输送管路与主轴油箱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外冷却装置套装安装在主轴油箱上,主要由风扇冷却器、主轴油箱散热器组成,风扇冷却器固定焊接在主轴油箱散热器上,主轴油箱散热器包括散热管和散热壳;所述散热管缠绕在所述散热壳的外围,散热壳由传热体及设置在传热体一侧的散热鳍片组成,散热壳的另一侧向内凹陷形成一散热凹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冷却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整个冷却系统。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机油输送回路内设置有第一泵浦,机油冷却循环回路内设置有第二泵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温度检测单元为安装在主轴上的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机油冷却循环回路与机油输送回路上还装置有单向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冷却泵还连通有压缩机,主要用于制冷压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涌诚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267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火花机抽风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微量润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