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易燃易爆场所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2377.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12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9 |
发明(设计)人: | 张光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光华 |
主分类号: | B01D53/86 | 分类号: | B01D53/86;B01D53/76;B01D53/44 |
代理公司: | 惠州华茂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28 | 代理人: | 赵莹 |
地址: | 5160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喷淋塔 循环水泵 供水管 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本实用新型 臭氧发生器 催化填料层 喷管 易燃易爆 射流器 下端 臭氧发生系统 电耗 安全隐患 处理效率 二次处理 二次污染 出水口 导气管 进水口 连通管 风机 侧壁 两层 水耗 废气 消耗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易燃易爆场所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包括喷淋塔、循环水泵、臭氧发生器和风机;所述喷淋塔的内侧设置有两层催化填料层,每层催化填料层的上方均设置有喷管,喷管的右端贯穿喷淋塔的侧壁且与供水管连接,供水管的下端与循环水泵的出水口连接,循环水泵的进水口通过连通管与喷淋塔的右侧下端连接,所述供水管上安装有射流器,射流器通过到导气管与臭氧发生器连接。本实用新型设计新型,除电耗,水耗外,不消耗其他原料,不带来二次污染,无需二次处理,臭氧发生系统内部与废气无任何接触,没有任何安全隐患,处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废气处理设备,具体是一种用于易燃易爆场所的有机废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有机废气处理的传统方法有燃烧法、吸收法、吸附法、生物法、光催化法、低温等离子法等。
1)燃烧法
燃烧法主要有根据燃烧的温度及辅助介质不同又分为直接燃烧法和催化燃烧法两种。
催化燃烧法较适合于高浓度、小风量废气的净化,在处理低浓度的废气时,由于要维持300~400℃的催化燃烧温度,需借助于活性炭吸附等浓缩工艺来提高废气的燃烧热值,但废气中的水气、油污及颗粒物易引起活性炭吸附容量下降及催化剂中毒失活等问题,使得该方法的推广和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限制。
直接燃烧法是投加辅助燃料与废气一起送入焚烧炉燃烧,直接焚烧工艺成熟,控制一定的温度条件下污染物去除效率高,焚烧彻底,但在使用过程中一般会有一下问题:
①若焚烧含氯、溴代有机物和芳烃类物质时极易产生二恶英类强致癌物质,尤其在焚烧炉启动和关闭过程中更易产生,为避免二恶英类物质产生,须提高燃烧温度在1200℃以上,若保持如此高的燃烧温度不仅运转费用高,而且对焚烧炉的要求也大大提高。
②焚烧含氯代有机物时会产生氯化氢腐蚀问题,尤其是在高温状态下,氯化氢的腐蚀性能大大增强,不仅对管道存在腐蚀,更严重的是会引起焚烧炉的腐蚀。
③焚烧时存在爆炸的潜在危险,尤其是易挥发性可燃气体,若达到其爆炸极限遇明火则有可能引起爆炸。
另外,若废气中含有卤素、氮元素和硫元素的情况下,采用燃烧法极易产生二次污染物质二恶英、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
2)吸收法
利用污染物质的物理和化学性质,使用水或化学吸收液对废气进行吸收去除的方法。
该方法在设计操作合理的情况下去除效率很高,运转管理方便,但对设备及运行管理要求极高,而且只有能溶解于吸收液或能与吸收液反应的污染物才能被有效去除。
3)吸附法
该方法是当污染物质通过装有吸附剂(如活性炭、疏水分子筛等)的吸附塔时,利用该吸附剂对污染物的强吸附力,从而达到净化废气的目的。该方法设备简单,去除效果好,多用于净化工艺的末级处理。该方法缺点是对高浓度废气处理效率低、占地面积大、气阻大、吸附剂需经常更换或再生等缺点,而且吸附剂脱附后的气体难于收集而最终又排回大气中,是一种不彻底的解决途径。
4)生物法
生物法是近年来研究较多的一种处理工艺,该方法最突出的优点是处理成本低廉、基本无二次污染。生物法虽然在净化低浓度有机污染物时效果明显,具有能耗低的优点,但存在气阻大、降解速率慢、设备体积庞大、易受污染物浓度及温度的影响,而且该法仅适用于亲水性及易生物降解物质的处理,对疏水性和难生物降解物质的处理还存在一定难度。
5)光催化技术
光敏半导体催化氧化或纳米金属氧化物光催化也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该技术的降解效率受控于污染物质与催化剂表面界面扩散速率,而且催化剂价格昂贵、很容易中毒失效,目前光催化技术很难用于大规模工业化应用,多局限于实验研究及小风量应用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光华,未经张光华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237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废气的光解处理设备
- 下一篇:多聚甲醛工艺尾气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