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连接紧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802151.2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81340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5 |
发明(设计)人: | 黄方林;胡颖晓;罗广权;王绍江;吴江;李天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B39/24 | 分类号: | F16B39/24;B23Q1/00;G01B3/1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梁义东 |
地址: | 610092***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帽 碟形弹簧垫圈 连接紧固装置 螺栓 检测环 凸台 机械加工领域 金属零件加工 数控铣削加工 本实用新型 工艺凸台 固定的 螺帽套 旋转量 压紧力 擦伤 切除 | ||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对金属零件加工数控铣削加工固定的连接紧固装置,包括螺栓、螺帽、带刻度检测环和碟形弹簧垫圈,所述螺帽套接在螺栓上,所述螺帽上有带刻度检测环,所述螺帽下方为碟形弹簧垫圈。采用碟形弹簧垫圈对零件工艺凸台进行固定可以增大压紧力,有助于减少凸台切除时发生的位移和旋转量,防止凸台挤伤或者擦伤零件。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领域,尤其是一种针对金属零件加工数控铣削加工固定的连接紧固装置。
技术背景
连接与紧固装置,时一种在各行各业都极其常见,运用广泛的一类装置,其作用在于将两个不同的部件连接和紧固起来,满足一定的强度和可靠性要求,进而实现一定的功能。在数控铣削加工领域,为实现零件的加工,通常需要使用一定的紧固与连接装置将待加工产品与一定形状的工装进行固定,加工完成之后将连接紧固装置取下。螺钉连接由于其便利性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但由于拆装频繁、加工过程震动大,连接的可靠性波动较大,由于紧固失效而导致的质量问题时有发生。
两个不同的部件采用螺钉连接与紧固时,若未将螺钉拧紧至一定的螺纹高度,将会出现连接不可靠,稳定性差的问题。例如,数控加工过程中,采用外接凸台的方法固定零件,凸台通过螺钉固定,若紧固或连接失效,凸台发生位移,将直接压伤甚至划伤零件。为增强紧固的可靠性,工程中常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采用增加销钉方式进行定位,但此种方法需要额外增加工序和成本,另外一种是通过增加防松垫圈,增大摩擦力的方式,此种方法可一定程度上减少零件发生位移,但当安装不到位,螺帽中心与螺栓中心偏差过大时仍会导致压紧力不足,零件状态仍将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螺钉压紧固持的零件由于压紧螺钉出现松动,稳定性减弱,进而导致零件状态发生不可预知的变化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连接紧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连接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螺栓、螺帽、带刻度检测环和碟形弹簧垫圈,所述螺帽套接在螺栓上,所述螺帽上有带刻度检测环,所述螺帽下方为碟形弹簧垫圈。
所述带刻度检测环包括垫圈,所述垫圈上设置有凸出于垫圈上侧面的第一刻度尺和第二刻度尺,所述第一刻度尺和第二刻度尺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刻度线。
所述碟形弹簧垫圈的直径不大于螺帽的外接圆直径。
所述的第一刻度尺和第二刻度尺采用透明材质,刻度线均匀分布,至少为三条,相邻刻度线之间的刻度值区间为[h-2p,h+d],其中h为螺帽高度,p为螺栓的螺纹段螺距,d为碟形弹簧垫圈的厚度。
所述垫圈外径为螺帽外接圆直径的1.3-2倍。
所述垫圈内圈为正六边形或圆形,内圈轮廓大于螺帽最大轮廓,垫圈宽度至少为3-5mm。
本申请的工作原理为:
本申请适用于适合采用螺钉的连接和紧固的任意场合;在使用时,根据连接部件的特点,选择合适大小的螺钉,在连接部件上制出连接孔,然后将螺栓放入连接孔中,放入蝶形碟形弹簧垫圈至连接位置上表面,拧紧螺帽,放入带刻度检测环,检测螺帽是否拧紧。在连接和紧固时,可以使用检测环来检测螺钉是否压紧、啮合的螺纹长度满足要求,当螺栓拧紧时,检测环与螺栓平齐。
本申请的优点在于:
1、采用碟形弹簧垫圈对零件工艺凸台进行固定可以增大压紧力,有助于减少凸台切除时发生的位移和旋转量,防止凸台挤伤或者擦伤零件。
2、螺钉、螺帽均采用标准件,无需增加额外的加工成本,安装方便,可以实现与现行压紧方法的衔接。
3、采用的带刻度检测环能够刻度计算方便,在螺栓和螺帽标准件的基础上,能够制作成为标准件,实现多条件、复合工况下的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215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