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容自动检测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800726.7 | 申请日: | 2018-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4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杨洁;单以才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1/88 | 分类号: | G01N21/88 |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翼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12 | 代理人: | 涂春春 |
| 地址: | 21001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容 自动检测装置 输送线 本实用新型 搬运机构 出料机构 工作效率 外观缺陷 系统结构 装置整机 作业内容 检测台 嵌入 分解 检测 运转 保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容自动检测装置,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电容自动检测装置,但是均存在系统结构复杂,难以嵌入现有的生产线中的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一种电容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上料及检测机构、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中转搬运机构、第二输送线及检测机构和出料机构。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电容自动检测装置,通过对电容尺寸、容量、外观缺陷等检测作业内容的合理分解,使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和第二输送线及检测机构能高效运转,保证了装置整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自动检测装置,属于电容自动编带系统工装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当前电容自动编带系统由于缺乏电容外观自动检测装置,大多仍采用人眼在高倍显微镜下进行电容表面缺陷检查,如套管剖裂、起泡、划痕、打痕、胶塞露出等,然后再由系统对电容进行自动编带。
随着电容生产企业对电容外观自动检测装置的需求日益迫切,目前国内也出现一些电容自动检测装置,但是均存在系统结构复杂,难以嵌入现有的生产线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提及的现有电容自动检测装置,但是均存在系统结构复杂,难以嵌入现有的生产线中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电容自动检测装置,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容自动检测装置,包括检测台、上料及检测机构、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中转搬运机构、第二输送线及检测机构和出料机构,
上料及检测机构、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中转搬运机构、第二输送线及检测机构和出料机构均串联设置在长方形的检测台,上料及检测机构的出口连通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的进口,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的出口连通中转搬运机构的进口,中转搬运机构的出口连通第二输送线及检测机构的进口,第二输送线及检测机构的出口连通出料机构的进口;
上料及检测机构安装于检测台上的一端,用于接收来自上道工序送料机构传送来的电容,并进行电容引脚的位置与分布的检测;
出料机构安装于检测台上的另一端,用于将检测合格的电容将送至后续工序送料机构;
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中转搬运机构和第二输送线及检测机构安装于上料及检测机构与出料机构之间,其中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用于输送电容同时检测电容的尺寸、容量以及前后两侧面缺陷,中转搬运机构用于搬运电容从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至第二输送线及检测机构,第二输送线及检测机构用于检测电容的顶部缺陷和左右侧面缺陷。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检测台包括一张台面板、四个支撑腿、一个第一废品回收箱、一个第二废品回收箱和一个第三废品回收箱;
四个支撑腿分别安装在台面板四角的下方,在台面板板面的左端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用于收集废品的第一落料缺口,在台面板上靠近右端的板面上设置有用于收集废品的第三落料槽,在台面板板面的中部位置处设置有用于收集废品的第二落料槽;第一落料缺口、第二落料槽和第三落料槽下方分别设有第一废品回收箱、第二废品回收箱和第三废品回收箱。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上料及检测机构包括第一门型支架、第一直线电机、第一升降气缸、第一两指型夹紧气缸,
第一门型支架安装在台面板板面上且横跨在第一落料缺口的上方;第一直线电机定子沿台面板长度方向设置且安装在第一门型支架横梁的下底面上,第一直线电机动子安装在第一直线电机定子上,第一升降气缸悬挂在第一直线电机动子上,第一升降气缸活塞杆输出端连接第一两指型夹紧气缸。
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安装在第一落料缺口与第二落料槽之间的台面板板面上,第一输送线及检测机构包括第一同步带轮、第二同步带轮、第一环形同步带、第一轴承座、第一带轮轴、第一电机和用以检测电容容量的第二两指型夹紧气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未经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80072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子元件表面缺陷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芯线CCD检测机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