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9076.9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935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邢曰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滨州市康盾健身器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K21/26 | 分类号: | B62K21/26;B62J2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夏静洁 |
地址: | 256600 山东省滨州***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延伸部 摩托车把手 护套 本实用新型 护套本体 固定带 开口处 小开口 断层 开口 车把手柄 全面覆盖 延伸部位 端口处 紧固绳 适配 绳子 束缚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护套,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小开口和绳子的护套本体,所述护套本体位于第一开口处连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开口处的尺寸相适配,延伸部与小开口对应处设置有断层;所述延伸部位于断层端口处设置有紧固绳,且延伸部上设置可束缚紧延伸部的长条固定带。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护套,通过设置延伸部,使得摩托车把手柄能够被全面覆盖,且在延伸部上设置长条固定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摩托车护具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护套。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护套,通常采用在护套上设置具有两个成角度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处的侧向中间位置一般开设有可将摩托车把手伸出的小开口,并在小开口的外端部设有将护套的第一开口固定在车把上的绳子,但是摩托车车把比较长,并在车把上设置有刹车小油泵,使得普通护套难以将摩托车车把全面覆盖,且普通护套的固定效果不佳,导致护套与摩托车车把固定得不够牢固,容易出现松动以及脱落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案由此而生。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结构简单,连接更加稳定的一种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护套。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护套,包括具有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小开口和绳子的护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套本体位于第一开口处连接有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形状和尺寸与第一开口处的形状和尺寸相适配,延伸部与小开口对应处设置有断层;所述延伸部位于断层端口处设置有紧固绳,且延伸部上设置可束缚紧延伸部的长条固定带。
优选的,所述长条固定带的长度设置正好能绕延伸部一至两圈,且能将断层盖合。
优选的,所述长条固定带上连接有第一粘接片,且长条固定带上连接有其在绕延伸部一圈后与第一粘接片能粘合的第二粘接片。
优选的,所述长条固定带的形状为扁平条状。
优选的,所述长条固定带宽度为断层宽度的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三)有益效果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点:本使用新型用于摩托车把手的护套通过在第一开口处连接一延伸部,使得摩托车把手柄能够被全面覆盖,在延伸部上设置紧固绳,能够将护套与摩托车把手固定,且在延伸部上设置长度正好能绕延伸部一至两圈的长条固定带,在第一粘接片的第二粘接片粘接后,能使护套与摩托车把手连接更加稳定,避免护套与摩托车把手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现象,且长条固定带又能将断层盖合,使得护套防风效果更好,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延伸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结构正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延伸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延伸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套本体、2第一开口、3第二开口、4小开口、5绳子、6延伸部、61断层、62紧固绳、63长条固定带、631第一粘接片、632第二粘接片、64第一链条、65第二链条、66滑动条、67限位滑动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阐述。
实施例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滨州市康盾健身器材有限公司,未经滨州市康盾健身器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907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