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7441.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469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8 |
发明(设计)人: | 莫桦;叶玉敬;叶国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爱得威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3B3/02 | 分类号: | E03B3/02;E03F5/14;E03F5/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中科创为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384 | 代理人: | 彭西洋;苏芳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水箱 集水管 横板 通孔 雨水收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 绿色建筑 分隔片 集水槽 净化层 竖直 过滤板 净化板 竖直板 外侧壁 底面 首端 尾端 雨水 水资源 节约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包括:一集水槽,其外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其底面分别设有第二、第三通孔;若干集水管,其第一、第二、第三集水管首端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第二、第三通孔内;第一净化板,其设于集水槽内;一储水箱,其与第二、第三集水管尾端相连;竖直板,其竖直置于第二与第三集水管之间的储水箱内,将其分为第一、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一储水箱内设有第二净化层;两横板,其水平置于第二储水箱内,其第一横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从高到低的竖直分隔片,最后一个分隔片与过滤板相邻,其第二横板设置在第一横板正下方,第二横板正下方设有第三净化层。本实用新型结构,能够节约水资源,得到用途不同的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集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屋顶雨水多数都是直接流失,严重浪费,或者少数建筑安装有雨水收集装置,但是,其雨水收集装置仅是简单的对雨水进行收集,并没有对雨水进行分层净化,使得被收集的雨水用处不大,导致雨水资源的利用率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技术如下:
一种绿色建筑雨水收集装置,包括:
一集水槽,其置于倾斜屋面顶坡下方,其外侧壁设有第一通孔,其底面分别设有第二、第三通孔;
若干集水管,其第一、第二、第三集水管首端分别对应设置在第一、第二、第三通孔内;
第一净化板,其设于集水槽内,其由一绕过滑轮的连接线连接一载重物,所述第一净化板上设有若干过滤孔;
一储水箱,其与第二、第三集水管尾端相连;
竖直板,其竖直置于第二与第三集水管之间的储水箱内,将其分为第一、第二储水箱,所述第一储水箱内设有第二净化层;
两横板,其水平置于第二储水箱内,其第一横板上设置有若干个从高到低的竖直分隔片,最后一个分隔片与过滤板相邻,其第二横板设置在第一横板正下方,所述第二横板正下方设有第三净化层;
雨水流落到所述集水槽,打开第一集水管可以浇花,通过第一储水箱的第二净化层净化可以饮用,通过第二储水箱的若干分隔板,最后通过过滤板,打开集水管五可以饮用,分隔片之间的水通过第六集水管可以浇花,通过第三净化层的可以饮用。
较佳地,所述该绿色建筑雨水收集装置还包括:
第四集水管,其置于第二净化层下方的第一储水箱外侧壁上;
第五集水管,其设于第一横板上方的外侧壁上;
第六集水管,其设置在两横板之间的外侧壁上;
第七集水管,其置于第三净化层下方的侧壁上。
较佳地,所述的绿色建筑雨水收集装置,每一所述分隔片下方设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集水管。
较佳地,所述的绿色建筑雨水收集装置,每一所述集水管内分别设有一个止水阀。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能够节约水资源,得到用途不同的水,提高雨水的利用率。另外,对于集水槽开口上设置随水位上下波动的第一净化板,一是可以方便观测水位,二是当集水槽满水时,可以防止带污染物的雨水与集水槽内的水直接进行交换传递污染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爱得威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爱得威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74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市政园林雨水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建筑施工的雨水净化及收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