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电镀的内开门扳手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97264.8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676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2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志光;王通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5B85/12 | 分类号: | E05B85/12 |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鲍英彬 |
| 地址: | 315157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镀 内开门 倒角部 电镀层 扳手 本实用新型 侧面设置 均匀覆盖 生产过程 扳手本 上端 侧壁 浅口 圈状 面具 合格率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电镀的内开门扳手,包括:基体以及电镀层,所述电镀层均匀覆盖在所述基体上,所述基体的上端面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浅口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与侧壁之间形成倒角部,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位于圈状的所述倒角部内的槽底;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了一种便于电镀的内开门扳手,在实际生产过程时具有很高的合格率以及较佳的产品的电镀质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便于电镀的内开门扳手。
背景技术
内开门扳手实际上就是汽车车门内侧的扳手,汽车内开扳手是汽车门锁系统的关键部位之一,它的作用是让乘驾人员能够从汽车内部开启车门。
现有的车用扳手,一般都是注塑成型的塑料件,在注塑成型后还需要对基体进行电镀,但是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由于扳手基体中具有很多深槽,这些槽体的边角均为直角边角,导致前道工序的电镀药水堆积在凹槽内,从而对后续的电镀工序造成干扰,这样会大大的降低扳手生产时的合格率,给生产厂家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所以目前需要一种便于电镀的内开门扳手,从而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提高合格率以及提高产品的电镀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便于电镀的内开门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便于电镀的内开门扳手,包括:基体以及电镀层,所述电镀层均匀覆盖在所述基体上,所述基体的上端面具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的侧面设置有若干浅口凹槽,所述凹槽的底部与侧壁之间形成倒角部,所述凹槽的底部形成有位于圈状的所述倒角部内的槽底。
较佳的,所述基体的下端面设置有成型腔,所述成型腔包括减速凹槽、凹陷部以及浇口部,所述凹陷部呈条状设置所述减速凹槽的上端,所述浇口部位于所述凹陷部内。
较佳的,所述基体上竖直设置有转轴孔,所述转轴孔穿过所述安装部至所述基体的下端面,所述浅口凹槽的数量为四个且围绕所述转轴孔设置。
较佳的,所述基体上还设置有挂钩部,所述挂钩部包括挂钩孔、下钩体以及上钩体,所述挂钩孔穿过所述下钩体与所述上钩体且轴线与所述转轴孔的轴线平行,所述上沟体与所述上钩体之间形成有间隙槽,所述下钩体的前端具有缺口。
较佳的,所述基体的后端面上还设置有抵触销,所述抵触销用于与缓冲垫抵触连接。
较佳的,所述基体上还包括手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提供了一种便于电镀的内开门扳手,在实际生产过程时具有很高的合格率以及较佳的产品的电镀质量。
2、通过设置了凹陷部,以及调整凹陷部的位置,就能够很方便的将注塑体从浇口部上剪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开门扳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浅口凹槽的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挂钩部与成型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基体;110、安装部;120、浅口凹槽;121、倒角部;122、槽底;130、成型腔;131、减速凹槽;132、凹陷部;133、浇口部;140、转轴孔;150、挂钩部;151、挂钩孔;152、下钩体;153、上钩体;154、间隙槽;155、缺口;160、抵触销;170、手柄。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帅特龙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72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