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氢气发生器上料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998.4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32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晨;高凡;陈溪鹏;张宇翔;余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大博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B1/04 | 分类号: | C25B1/04;C25B15/08;C25B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储液罐 补给罐 电动阀 电解水 储液罐内壁 氢气发生器 上料装置 驱动件 支撑柱 技术方案要点 本实用新型 壳体连接 壳体内部 螺纹连接 氢气制备 上端进口 上端螺纹 自动加注 进水管 排气孔 储液 外壁 连通 背离 驱动 延伸 观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氢气发生器上料装置,涉及氢气制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上端进口延伸出壳体的储液罐,储液罐上端螺纹连接有电动阀,电动阀背离储液罐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与储液罐连通的补给罐,补给罐在远离储液罐方向上开设有进水管,补给罐外壁上设有若干支撑柱,支撑柱远离补给罐的一端与壳体连接,储液罐内壁设有驱动电动阀工作的驱动件,所述储液罐内壁在驱动件上方开设有排气孔,其优点是:无需人工观察储液罐中电解水的减少情况,在电解水较少时自动加注电解水。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氢气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氢气发生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随着世界能源的逐渐匮乏,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已经成为各国需解决的当务之急,而氢气就是一种有巨大发展前景的绿色新能源,应用范围广阔,市场上大多数使用电解的方式来制备氢气。
目前,公告号为CN107400896A的中国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高纯氢气发生器,它包括壳体,壳体内设置有电解槽、储液罐、干燥管总成、第一三通接头、第二三通接头、压力开关、回流管;壳体上设置有平钮开关、压力表、液晶显示屏、报警器、接头、旋钮阀、电源插座;壳体上在储液罐对应位置开设有观察窗及液位高度曲线;平钮开关与电解槽的电源开闭控制端口相连;储液罐上端进口露出壳体并设置有中部具有通孔的储液罐盖,干燥管总成上端口露出壳体并设置有干燥管总成盖。
这种高纯氢气发生器虽然通过将储液罐和电解槽分离放置达到了高效稳定制备氢气的目的,但是在氢气制备过程中,需要人工观察储液罐中电解水的减少情况,并在合适的时机加注电解水,操作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氢气发生器上料装置,其优点是:无需人工观察储液罐中电解水的减少情况,在电解水较少时自动加注电解水。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氢气发生器上料装置,包括设置在壳体内部且上端进口延伸出壳体的储液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液罐上端螺纹连接有电动阀,所述电动阀背离储液罐的一端螺纹连接有与储液罐连通的补给罐,所述补给罐在远离储液罐方向上开设有的进水管,所述补给罐外壁上设有若干支撑柱,所述支撑柱远离补给罐的一端与壳体连接;
所述储液罐内壁设有驱动电动阀工作的驱动件,所述储液罐内壁在驱动件上方开设有排气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水管方便注入电解水;排气孔用于在电动阀封闭时维持储液罐内外压力的平衡;支撑柱加强了补给罐与储液罐之间的连接强度,使得补给罐不会发生倾斜翻到;
当储液罐中电解水水位过低时通过驱动件驱动电动阀打开,补给罐中的电解水进入储液罐中,当储液罐中的电解水得到补充后,通过驱动件关闭电动阀,使得电解水不会过量进入储液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件包括设置在储液罐内壁上上下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所述储液罐内壁在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之间通过燕尾槽滑动连接有触发板,所述触发板远离储液罐内壁的一端连接有指向储液罐罐底的第一竖杆,所述第一竖杆远离触发板的一端连接有密度小于电解水的浮动部,所述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控制电动阀工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浮动部由于密度小于电解水,所以会随着电解水水位的改变而上下移动,浮动部的上下移动带动第一竖杆上下移动从而带动触发板在第一限位开关和第二限位开关之间上下滑移且因为燕尾槽不会掉落,当触发板由于电解水水位较低而抵触于第二限位开关时,接通电动阀,电解水从补给罐中流向储液罐,储液罐中电解水变多,电解水水位上升,带动浮动部、第一竖杆和触发板向上移动;
当触发板抵触于第一限位开关时,关闭电动阀,此时水位低于第二限位开关,水流不再进入储液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储液罐内壁在第二限位开关远背离第一限位开关的方向上设有第一横杆,所述第一横杆上开设有供第一竖杆穿过的第一通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大博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大博环境监测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99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缝钢管连续式酸化装置
- 下一篇:一种富氢水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