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行星套筒扳手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882.0 | 申请日: | 2018-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6665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付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5B13/06 | 分类号: | B25B13/06;B25B23/00 |
代理公司: | 黄石市三益专利商标事务所 42109 | 代理人: | 王端英 |
地址: | 438800 ***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本实用新型 中心齿轮 内齿圈 端盖 筒状 扳手套筒 套筒扳手 行星齿轮 中心转轴 方柱 行星 底座中心处 螺栓 传动稳定 底座连接 工作效率 连接螺母 配合连接 相对布置 转动连接 行星轮 上端 扳手 套圈 转轴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行星套筒扳手,具有底座和与底座相对布置的端盖,底座上面和端盖底部各设有一圈T形槽,底座和端盖之间设有筒状内齿圈,筒状内齿圈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圈T形凸筋,T形凸筋与对应一侧的T形槽配合连接;底座中心处设有一中心转轴,中心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一截面为方形的连接方柱,中心齿轮与筒状内齿圈之间设有若干行星齿轮,每个行星齿轮还各自通过一根行星轮转轴与所述底座连接;连接方柱的顶部套装扳手套筒,扳手套筒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螺母或螺栓的扳手套圈;本实用新型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升,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传动稳定,鲜少出现故障,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价值。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工具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行星套筒扳手。
背景技术
现行市场上的扳手,基本上都是1比1的扳手,即手柄转动一圈,对应的带动螺丝、螺母或螺栓也转动一圈,这在现实工作中,特别是那些没有电源不方便使用电动工具、同时又需要大量重复工作的地方,如果都是采用一比一的扳手来工作的话,工作效率会比较低。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使用一比一扳手时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自行设计的能增进转速、提高工作效率的行星套筒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是:一种行星套筒扳手,具有底座和与底座相对布置的端盖,端盖中心处设有一中心通孔,底座上面和端盖底部各设有一圈T形槽,上下两圈T形槽同轴布置,底座和端盖之间设有筒状内齿圈,筒状内齿圈的上部和下部各设有一圈T形凸筋,所述T形凸筋与对应一侧的T形槽配合连接,筒状内齿圈的外侧壁上设有扳动把手;所述底座中心处设有一中心转轴,中心转轴上转动连接有中心齿轮,中心齿轮置于筒状内齿圈所包围的内部空间中,中心齿轮的上端面上设有一截面为方形的连接方柱,连接方柱的上端自中心通孔向外伸出,中心齿轮与筒状内齿圈之间设有若干行星齿轮,每个行星齿轮均同时与中心齿轮和筒状内齿圈相啮合,每个行星齿轮还各自通过一根行星轮转轴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连接方柱的顶部套装扳手套筒,扳手套筒顶部设有用于连接螺母或螺栓的扳手套圈。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行星齿轮的数量为4个,这样有利于力矩传动的均衡与稳定。
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扳手套圈的内径是根据螺母或螺栓的型号进行调整更换的,面对不同型号的螺丝、螺母或螺栓,只需更换不同尺寸的扳手套圈即可实现不同型号螺母螺栓的旋转扳动操作。
本实用新型利用行星齿轮的传动比原理,当筒状内齿圈转动一圈时,行星齿轮可以转动多圈,进而将力矩传递到中心处的中心齿轮上,这样相应的中心齿轮也可以转动多圈,进而带动扳手套筒和扳手套圈转动多圈,工作效率得以大大提升;同时本实用新型在工作中传动稳定,鲜少出现故障,具有很好的实际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剖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端盖打开后俯视方向示意图。
图中:1—底座,2—T形凸筋,3—筒状内齿圈,4—T形槽,5—端盖,6—扳手套圈,7—扳手套筒,8—连接方柱,9—中心齿轮,10—行星齿轮,11—扳动把手,12—中心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未经湖北鸿路钢结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88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