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验布机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848.3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50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发明(设计)人: | 张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红利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6H3/04 | 分类号: | D06H3/04;D06C15/02;D06C15/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12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熨烫 本实用新型 熨烫组件 收卷辊 验布机 布料 褶皱 发热组件 上下设置 支架转动 收卷 验布 熨平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验布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收卷布料的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一侧设置有熨烫组件,所述熨烫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且两端与支架转动连接的上熨烫辊以及下熨烫辊,所述上熨烫辊中设置有发热组件,本实用新型具有在验布的过程中可以将褶皱的布料熨平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验布机。
背景技术
验布机是服装行业生产前对棉、毛、麻、丝绸、化纤等特大幅面、双幅和单幅布进行检测的一套必备的专用设备。
目前,申请公布号为CN102454099A 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验布机,它包括本体、固定安装于本体底部的横杆、滑动安装于横杆的支架、转动安装于支架的放布辊、转动安装于本体一侧中部的导布辊、转动安装于本体上部的收布辊、固定安装于本体并且处于导布辊和收布辊之间的透光板、固定安装于本体上部的遮板、固定安装于本体斜面上的系统电源旋钮、固定安装于本体斜面上的启动按钮、固定安装于本体斜面上的停止按钮以及固定安装于本体斜面上的照明部件开关。
但是褶皱的布料经过该现有技术验布之后还是较为褶皱,在利用这些褶皱的布料还需对其进行熨烫,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在于提供一种验布机,其优势在于在验布的过程中可以将褶皱的布料熨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验布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上设置有用于收卷布料的收卷辊,所述收卷辊的一侧设置有熨烫组件,所述熨烫组件包括上下设置的且两端与支架转动连接的上熨烫辊以及下熨烫辊,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驱动下熨烫辊向上熨烫辊运动的驱动组件,所述上熨烫辊中设置有发热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布料收卷至收卷辊的过程中会先经过上熨烫辊与下熨烫辊,因为发热组件可以让上熨烫辊发热,因此当较为褶皱的布料经过上熨烫辊与下熨烫辊之间会被上熨烫辊与下熨烫辊熨烫平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熨烫辊包括辊筒,所述辊筒的内侧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滚珠轴承,加热组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滚珠轴承的内圈并伸入至辊筒内,所述辊筒内放置有将加热组件浸泡的熨烫用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辊筒的内侧两端各设置有一个滚珠轴承,并且让加热组件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滚珠轴承的内圈并伸入至辊筒内,从而让上熨烫辊能够与两端的支架形成转动连接关系,通过加热组件加热辊筒中的熨烫用水,使得上熨烫辊能够发热升温,从而能够对经过上熨烫辊与下熨烫辊之间的布料进行熨烫。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熨烫辊两端的支架上设置有将上熨烫辊的上部遮盖的保护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上熨烫辊两端的支架上设置将上熨烫辊的上部遮盖的保护罩,尽可能的避免了操作人员误触上熨烫辊造成误伤。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热组件包括一端固定在支架上另一端穿过滚珠轴承的内圈并且与内圈固定的保护管,所述保护管中设置有一根电热丝,并且电热丝进入辊筒中与熨烫用水接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热丝从保护管进入中辊筒中,保护管起到避免电热丝损伤的作用,电热丝进入辊筒并且与熨烫用水接触通过加热电热丝可以将熨烫用水加热,从而在布料与上熨烫辊接触时能够被熨烫平整。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辊筒的两端设置有防泄环,所述保护管穿过防泄环并且与防泄环之间存在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辊筒的两端设置防泄环可以起到防止辊筒中的熨烫用水泄漏出的作用,而保护管与泄环之间存在间隙保证辊筒与保护管之间依旧能够相对转动。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泄环上设置有用于加注熨烫用水的注水孔,所述注水孔上设置有橡胶塞。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红利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红利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848.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