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立体式生物浮床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96525.4 | 申请日: | 2018-05-28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7853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5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昌平;黄超越;吕益兵;戴汉涛;李虎;宋宝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中电晶超照明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A01G31/02;A01G31/0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辉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7 | 代理人: | 杜彬 |
| 地址: | 236000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分水器 升降器 循环支管 支撑杆 生长 本实用新型 生物浮床 水床 立体式栽培 结构科学 循环网络 液体流量 液体循环 含氧量 大冲击 进水孔 灵活的 长线 浮床 线层 支撑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体式生物浮床,包括支撑杆、活动分水器、循环支管和电子升降器,所述支撑杆外侧安装有活动分水器,所述活动分水器一侧安装有电子升降器,所述电子升降器一侧设置有循环支管,本实用新型结构科学合理,使用安全方便,设置有支撑杆,能够有效的支撑多个生长线,实现立体式栽培,设置有活动分水器,通过其一侧进水孔的作用,有效的增加液体中的含氧量,同时避免液体流量过大冲击损坏水床,设置有循环支管,通过其在上下生长线之间的安装位置,使整个浮床形成一侧循环网络,有效的将液体循环利用,提高液体的利用率,设置有电子升降器,能够自动灵活的调节生长线层与层之间的距离,方便生物不同生长时段作物的生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物浮床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体式生物浮床。
背景技术
生物浮床是以水生植物为主体,运用无土栽培技术原理,以高分子材料等为载体和基质,应用物种间共生关系和充分利用水体空间生态位和营养生态位的原则,建立高效的人工生态系统,以削减水体中的污染负荷,把特制的轻型生物载体按不同的设计要求,拼接、组合、搭建成所需要的面积或几何形状,放入受损水体中,将经过筛选、驯化的吸收水中有机污染物功能较强的水生(陆生)植物,植入预制好的漂浮载体种植槽内,让植物在类似无土栽培的环境下生长,但是一般的浮床是单层生长线,不能充分利用营养液,浪费资源,而且浮床安装复杂,移动不方便,增加使用者管理的难度等,所以急需一种新型的立体式生物浮床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立体式生物浮床,可以有效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一般的浮床是单层生长线,不能充分利用营养液,浪费资源,而且浮床安装复杂,移动不方便,增加使用者管理的难度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立体式生物浮床,包括浮床本体、支撑杆、活动分水器、主水管、循环支管、连接皮管、水泵、脚踏开关、液压升降固定杆、底座、收纳箱、车轮、分水口、电子升降器、支杆、植物栽培箱、灯罩、灯珠、连接杆、植物夹具和营养液槽,所述浮床本体下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安装有车轮,所述车轮上端设置有收纳箱,所述收纳箱一侧连接有脚踏开关,所述脚踏开关一侧连接有液压升降固定杆,所述底座上端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一侧安装有水泵,所述水泵一侧连接有连接皮管,所述连接皮管一侧连接有主水管,所述主水管上端安装有电子升降器,所述电子升降器上端安装有活动分水器,所述活动分水器两侧均安装有分水口,所述分水口两侧均连接有支杆,所述支杆一侧安装有植物栽培箱,所述植物栽培箱内部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侧连接有植物夹具,所述植物夹具下端开设有营养液槽,所述营养液槽与营养液槽之间均安装有灯珠,所述灯珠外侧安装有灯罩,所述上支杆与下支杆之间均连接有循环支管,所述电子升降器和灯珠的输入端均与市电的输出端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液压升降固定杆下端设置有吸盘。
优选的,所述底座下端设置有增重块。
优选的,所述分水口一侧开设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数量为15。
优选的,所述支杆为一种深灰色喷塑角钢材质的构件,所述支杆内部安装有加热丝。
优选的,所述灯罩的透光率大于95。
优选的,所述灯珠设置有红蓝紫三种颜色,所述三种颜色比列依次为20:5: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中电晶超照明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中电晶超照明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52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微型生态过滤池
- 下一篇:黑臭水体活水再生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