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废气净化处理一体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254.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4065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22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泉州市恒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74 | 分类号: | B01D53/74;B01D53/75;B01D53/76;B01D46/30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精诚新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18 | 代理人: | 方惠春 |
地址: | 362000 福建省泉州市鲤城区***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网格框 过滤棉 一体化装置 活性炭过滤网 本实用新型 低温等离子 大颗粒物 废气净化 通气通道 紫外光解 体内 振动泵 壳体 进气口 废气处理技术 有机废气处理 有效处理 控制器 密封门 吸附器 侧边 吸附 背面 取出 进口 维护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提供一种新型废气净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低温等离子组件、紫外光解组件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低温等离子组件、紫外光解组件和活性炭过滤网依次设于壳体内的通气通道上,还包括过滤棉、第一网格框、吸附器、振动泵和控制器,所述过滤棉填设于第一网格框内,所述第一网格框设于壳体内位于进气口和通气通道进口之间,所述振动泵设于壳体内位于第一网格框上部用于带动第一网格框内的过滤棉振动,所述壳体的正面或背面位于第一网格框的侧边对应处开设有可开/关的密封门用于取出过滤棉清理过滤棉上吸附住的大颗粒物。本实用新型解决现有有机废气处理一体化装置无法有效处理大颗粒物、清理维护不便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废气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废气净化处理一体化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目前废气净化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随着工业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废气净化工艺已经不能满足现在有机废气净化需求。目前,通过低温等离子技术来控制有机废气的排放是现有的控制大气污染的方法之一。现有的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主要是利用等离子芯体对废气进行处理,但是,现有技术单靠等离子芯体处理废气的净化器存在废气没有被充分净化、且除臭效果不好的缺 陷,即现有的等离子有机废气净化器对有机废气的治理效果不好。另外,由于有机废气中往往存在较多的大颗粒物,这些大颗粒物容易使得现有的废气净化器发生堵塞现象,进而使得废气净化器容易损坏,因此,导致现有的有机废气净化器的使用寿命短。为此对净化处理装置进行开发,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文献CN201720267756.1,公开了一种低温等离子UV光解一体化设备,包括壳体,壳体包括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设有除雾层、低温等离子组件、UV光解组件、催化氧化组件,壳体内还设有活性炭层。废气从入风口进入壳体,先通过匀风板,再通过低温等离子组件,使有机物分子化学键断裂,发生一系列复杂氧化、降解化学反应,最终使废气中有毒有害有机物转变为无害的物质,使废气得到净化。再通过UV光解组件,破坏细菌的核酸,再通过臭氧进行氧化反应,彻底达到脱臭及杀灭细菌为目的。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废气未能进行反应,所以再通过活性炭层吸收,防止外排,并且还可以通过UV光解组件照射,让吸附在活性炭上的废气分解,让活性炭层也能反复使用。但是此一体化设备其对于大颗粒物无法有效处理进而使得一体化设备易堵塞损坏,经常需要维护而且维护不便。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结构简单、可有效处理大颗粒物、维护方便的新型废气净化处理一体化装置。
为解决此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以下方案:一种新型废气净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包括壳体、低温等离子组件、紫外光解组件和活性炭过滤网,所述壳体设有通气通道且壳体两端分别设有与通气通道连接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低温等离子组件、紫外光解组件和活性炭过滤网依次设于壳体内的通气通道上,还包括过滤棉、第一网格框、吸附器、振动泵和控制器,所述过滤棉填设于第一网格框内,所述第一网格框设于壳体内位于进气口和通气通道进口之间,所述振动泵设于壳体内位于第一网格框上部用于带动第一网格框内的过滤棉振动,所述壳体的正面或背面位于第一网格框的侧边对应处开设有可开/关的密封门用于取出过滤棉清理过滤棉上吸附住的大颗粒物,所述吸附器设于壳体内位于第一网格框与进气口之间的区域下方,所述壳体位于吸附器下方开设有与吸附器排出口连通的集尘箱,所述吸附器和振动泵均连接并受控于控制器。
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活性炭过滤网由多块蜂窝式活性炭填充于第二网格框内构成。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均风板,所述均风板设于壳体内位于进气口和第一网格框之间。
进一步的改进,还包括催化网组件,所述催化网组件设于壳体内位于低温等离子组件和紫外光解组件之间用于增加有机废气的分解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泉州市恒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泉州市恒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25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