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离心刮污装置的外部监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222.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895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18 |
发明(设计)人: | 许卫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凯新分离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35/02 | 分类号: | B01D35/02;B01D35/143;B01D35/16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港澄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04 | 代理人: | 马丽丽 |
地址: | 215600 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排污管道 刮污装置 监测机构 污水管道 外部 本实用新型 积污盒 挤压板 污机 挤压 污水处理技术 报警装置 焊接固定 排污流道 伸缩滑杆 维护保养 上端 过滤物 盲孔 启闭 侧面 | ||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离心刮污装置的外部监测机构,包括排污管道和安装在排污管道内部的离心刮污机,排污管道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外部积污盒,排污管道内侧面位于离心刮污机左侧开设有排污流道。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离心刮污装置的外部监测机构通过挤压盲孔内部的内部挤压板感受外部积污盒内部的压力,通过内部挤压板上端的伸缩滑杆对报警装置进行挤压,从而控制LED灯启闭,方便人们及时对内部过滤物进行清理,降低后期维护保养难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离心刮污装置的外部监测机构。
背景技术
废水处理(sewage treatment,wastewater treatment):为使废水达到排水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废水处理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农业、交通、能源、石化、环保、城市景观、医疗、餐饮等各个领域,也越来越多地走进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目前的废水处理大多是采用静态处理方式,没有专门针对废水流道的处理机构,导致无法在废水输送过程中对废水中的固态颗粒物进行过滤,而且过滤物在过滤之后无法及时提示清洗,后期维护保养比较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污水管道离心刮污装置的外部监测机构,解决目前的管道废水处理大多是采用周期式检测维护,而且过滤物在过滤之后无法及时提示清洗,后期维护保养比较麻烦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离心刮污装置的外部监测机构,包括排污管道和安装在排污管道内部的离心刮污机,所述的排污管道外侧面上焊接固定有外部积污盒,所述的排污管道内侧面位于离心刮污机左侧开设有排污流道,所述的外部积污盒内顶面上开设有圆形挤压盲孔,所述的外部积污盒上表面开设有与挤压盲孔相连通的挤压通孔,所述的挤压盲孔内部位于内侧开口位置设置有内部挤压板,所述的内部挤压板上端具有向挤压通孔内部凸起的伸缩滑杆,所述的内部挤压板上端位于伸缩滑杆外围连接有挤压弹簧,所述的挤压弹簧上端通过挤压盲孔上表面相连接,所述的外部积污盒上表面开设有与挤压通孔内部相连通的内螺纹装配盲孔,所述的外部积污盒上端设置有透明密封盖,所述的透明密封盖下端通过外螺纹管旋入内螺纹装配盲孔内部和外部积污盒上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内部挤压板外直径大小和挤压盲孔内孔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挤压通孔内孔径大小和伸缩滑杆外直径大小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的透明密封盖内顶端固定连接有报警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的报警装置包括固定在透明密封盖内顶面的LED灯、给LED灯供电的纽扣电池、用于控制LED灯启闭的压控开关和用于提升LED灯、纽扣电池和压控开关防水性的密封套。
进一步地,所述的挤压通孔内孔径小于挤压盲孔内孔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污水管道离心刮污装置的外部监测机构通过挤压盲孔内部的内部挤压板感受外部积污盒内部的压力,通过内部挤压板上端的伸缩滑杆对报警装置进行挤压,从而控制LED灯启闭,方便人们及时对内部过滤物进行清理,降低后期维护保养难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外部积污盒的内部剖视图。
图中:1.排污管道,2.离心刮污机,3.外部积污盒,4.排污流道,5.挤压盲孔,6.挤压通孔,7.内部挤压板,8.伸缩滑杆,9.挤压弹簧,10.内螺纹装配盲孔,11.透明密封盖,12.报警装置,13.LED灯,14.纽扣电池,15.压控开关,16.密封套。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凯新分离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凯新分离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22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