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功能门后挂钩置物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6021.2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7556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19 |
发明(设计)人: | 黄晨妍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晨妍 |
主分类号: | A47G29/02 | 分类号: | A47G29/02;A47G29/087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蔡学俊 |
地址: | 350499 福建省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置物架 盒体 定时器 蓄电池 本实用新型 振动传感器 电子钟表 多功能门 控制器 固定部 挂钩件 后挂钩 钩部 夜灯 平行四边形机构 侧面外壁 横向伸缩 门板安装 一端连接 定位杆 限位块 倒U型 挂设 照射 体内 预警 检测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多功能门后挂钩置物架,包括两个挂钩件,每个挂钩件均包括倒U型的固定部和J型的钩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钩部的顶端,该置物架还包括两个呈正多边形的限位块、可横向伸缩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定位杆和圆柱形的盒体,盒体的前面设有电子钟表,盒体的侧面外壁上设有环形夜灯,盒体内设有控制器、用于在夜间检测置物架振动的振动传感器、定时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电子钟表、环形夜灯、振动传感器、定时器和蓄电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可适应不同厚度和宽度的门板安装,具有多种挂设空间以及显示时间、夜间照射与预警的功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置物架,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门后挂钩置物架。
背景技术
为了方便挂包包、挂衣服,人们经常会在墙壁上、门板上钉上钉子,但是,钉子不仅会影响室内美观,而且非常危险,经常出现钩破衣服或者是直接划伤人体的现象。虽然市面上出现了可以直接挂在门上的挂钩,但是往往会因为挂钩的尺寸跟门的尺寸不匹配而出现门无法关上的情况,如图1所示,现有门后挂钩包括相连接的倒U型的固定部11和J型的钩部12,固定部11的宽度d大于门板B的厚度1cm左右,而门框A的外边缘处设有凸沿C,该凸沿C用于遮挡门缝等,虽然通过手动将门后挂钩向右移动可以满足门板关闭的需求,但是使用过程中,由于钩部12会承受到力F,导致固定部11的左端向左上翘起,会出现门板B无法关闭的情况,导致每次都要调整门后挂钩位置,使用不便,且挂钩的宽度往往是固定的,无法根据实际使用调整,同时现有挂钩的功能单一,无法满足人们越来越多的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多功能门后挂钩置物架,可适应不同厚度和宽度的门板安装,具有多种挂设空间以及显示时间、夜间照射与预警的功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多功能门后挂钩置物架,包括两个挂钩件,每个挂钩件均包括倒U型的固定部和J型的钩部,所述固定部的一端连接钩部的顶端,该置物架还包括两个呈正多边形的限位块、可横向伸缩的平行四边形机构、定位杆和圆柱形的盒体,所述限位块在轴向上设有通孔,限位块的通孔偏离限位块的中心,每个限位块通过通孔一一对应竖直套设在钩部上,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由奇数个平行四边形单元横向依次铰接而成,平行四边形机构两端的节点一一对应与两个挂钩件的钩部中部铰接,每个平行四边形单元在纵向上的两个节点处均设有挂钩杆,平行四边形机构内位于中间的平行四边形单元在横向上的两个节点处均设有凸起,所述定位杆的两端分别横向均布有多个与凸起配合的定位孔,所述盒体竖直设于定位杆的中部,盒体的前面设有电子钟表,盒体的侧面外壁上设有环形夜灯,盒体内设有控制器、用于在夜间检测置物架振动的振动传感器、定时器和蓄电池,所述控制器分别连接电子钟表、环形夜灯、振动传感器、定时器和蓄电池。
所述控制器采用51单片机。
所述限位块的外壁上套设有防止磨损门的缓冲套。
所述盒体和定位杆之间的连接采用可拆卸式连接。
所述平行四边形机构内平行四边形单元的个数为3个或5个。
该置物架还包括可挂设在定位孔上的S型挂钩。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在挂钩件上设置限位块,由于限位块的通孔偏离限位块的中心,选择限位块合适的侧边与门板紧贴,使得固定部靠近门框上凸沿的一端紧贴门板,而不会妨碍门板的关闭,达到适应不同厚度门板的使用需求。
2、两个挂钩件之间设置平行四边形机构,具有横向伸缩功能,同时通过选择定位杆上合适的定位孔与凸起配合,调整平行四边形机构的横向伸缩长度,实现置物架宽度的调节,更好地利用门板横向上的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晨妍,未经黄晨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60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