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光缆敷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5112.4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044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2 |
发明(设计)人: | 劳英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四海行通信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44 | 分类号: | G02B6/44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陈欢 |
地址: | 571924 海南省澄迈县老城高***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传动电机 履带传送装置 气体压缩机 传送装置 光缆敷设 吹缆机 上履带 本实用新型 氮气压缩机 气体输入口 光缆绞盘 光缆 对称夹持结构 气体输送管 驱动 光缆导管 输入口 拖曳器 智能化 缠绕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光缆敷设装置,包括吹缆机、气体压缩机、控制单元以及光缆绞盘,所述气体压缩机为氮气压缩机,所述光缆绞盘上缠绕有前端带拖曳器的光缆,所述吹缆机与光缆导管相连,所述吹缆机上设有气体输入口以及光缆输入口,氮气压缩机通过气体输送管与气体输入口相连,所述吹缆机内部设有有上履带传送装置以及下履带传送装置,所述上履带传送装置与下履带传送装置呈对称夹持结构,所述上履带传送装置通过第一传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下履带传送装置通过第二传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气体压缩机以及第一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均与控制单元信号相连。本实用新型智能化程度高,可方便快捷的进行光缆敷设。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缆敷设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数据通信网络的迅速发展,出于对传输带宽、安全性等方面的考虑,多采用光缆进行数据传输,目前,通信干线光缆的敷设已经全部实现管道化。在预埋的管道中敷设光缆,当前较先进的技术是光缆气吹敷设法(简称吹缆),即采用高压气流吹送的方式将光缆吹放到预先埋设的硅芯管中。吹缆机将高压、高速的压缩空气吹入硅芯塑料管(简称硅芯管),高压气流推动气封活塞,这样连接在光缆端部的气封活塞对光缆形成一个可设定的均匀的拉力,与此同时,吹缆机液压履带输送机构夹持着光缆向前输送形成一个输送力,拉力与输送力的组合,使穿入的光缆随高速气流一道以悬浮状态在管道内快速穿行。
目前使用的都是国外的进口吹缆机,但由于国内光缆型号与国外有差异,导致进口吹缆机性能不适合中国光缆产品,存在施工效率低、可靠性不高,未达到预期效果的问题,而且进口设备昂贵,售后维修不便利。
发明内容
鉴以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光缆敷设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缆敷设装置,包括吹缆机、气体压缩机、控制单元以及光缆绞盘,所述气体压缩机为氮气压缩机,所述光缆绞盘上缠绕有前端带拖曳器的光缆,所述吹缆机与光缆导管相连,所述吹缆机上设有气体输入口以及光缆输入口,氮气压缩机通过气体输送管与气体输入口相连,所述吹缆机内部设有有上履带传送装置以及下履带传送装置,所述上履带传送装置与下履带传送装置呈对称夹持结构,所述上履带传送装置通过第一传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下履带传送装置通过第二传动电机进行驱动,所述吹缆机、气体压缩机以及第一传动电机、第二传动电机均与控制单元信号相连。
优选的,所述拖曳器包括拖曳头以及与光缆相连的连接紧固管,所述拖曳头外表包裹一层软性材料,软性材料内部上设有传感装置、无线传输单元以及蓄电池,所述传感装置通过无线传输单元与控制单元进行信号传输。所述蓄电池为传感装置以及无线传输单元供电。
优选的,所述气体输送管上设有电磁阀,气体输送管与气体输入口的连接处设有密封件。
优选的,所述拖曳头形状为流线形。
优选的,所述上履带传送装置与下履带传送装置的间距与拖曳头大小相同。
优选的,所述吹缆机底部设有滑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光缆敷设装置,采用氮气压缩机作为压力气源,可有效地将光缆导管内的水汽吹出,进而保证敷缆质量,通过对称夹持设置的上履带传送装置以及下履带传送装置,保证光缆具备一定刚性进入吹缆机中,避免了吹缆施工中经常出现的光缆在吹腔机内的卷绕现象,本实用新型敷设光缆速度快、智能化程度高,同时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为吹缆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拖曳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控制流程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四海行通信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海南四海行通信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51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