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渡锥管补强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3016.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42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杨兴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1/02 | 分类号: | F16L41/02 |
代理公司: | 成都虹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51124 | 代理人: | 罗明理 |
地址: | 610072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岔管 过渡锥 补强结构 主管 水压试验 加强梁 支管 过渡锥管 加强肋板 水电站压力管道 水利水电技术 本实用新型 三通管结构 临时结构 竖直设置 通道结构 转折处 自由端 半锥 顶角 渐变 闷头 施工 试验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水利水电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水电站压力管道岔管水压试验的过渡锥管补强结构,包括由岔管主管和连在岔管主管同一端的两个岔管支管形成的三通管结构,所述岔管主管和岔管支管的自由端均设有试验闷头,所述岔管主管远离岔管支管的一端设有过渡锥,所述过渡锥的半锥顶角为30~60°,在过渡锥与岔管主管相连的转折处设有补强结构,所述补强结构包括加强梁和加强肋板,所述加强梁竖直设置在过渡锥与岔管主管之间,所述加强肋板设置在加强梁两侧,并分别与岔管主管和过渡锥连接。该结构可使渐变锥材料更节省,施工更方便,需要的水压试验场地更小,并且此种通道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结构更简单,更适用于水压试验临时结构设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水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水电站压力管道岔管水压试验的过渡锥管补强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材料工业的不断发展,水电站为节约投资,越来越多的采用集中供水或分组供水,岔管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为了节约钢材、降低制造难度、减少水头损失、优化水流流态及整体受力情况等,一般需要在岔管投入使用前进行水压试验,以检验岔管质量、验证设计,同时减小或消除岔管成型过程中所产生的残余应力,确保岔管在工程中正常运行。岔管在试验之前一般需要在岔管与试验闷头之间设置过渡锥,而现有过渡锥一般采用尽量小的半锥顶角或不用过渡锥,避免过大的转折角度,产生过大的应力集中,以满足岔管水压试验的需要。但由于半锥顶角角度较小,导致过渡锥延轴线的长度过长,过渡锥所需要钢板材料较多,需要的的试验场地较大,从而增加了试验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现有过渡锥存在的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设置在较大半锥顶角的过渡锥管上的补强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过渡锥管补强结构,包括由岔管主管和连在岔管主管同一端的两个岔管支管形成的三通管结构,所述岔管主管和岔管支管的自由端均设有试验闷头,所述岔管主管远离岔管支管的一端设有过渡锥,所述过渡锥的半锥顶角为30~60°,在过渡锥与岔管主管相连的转折处设有补强结构,所述补强结构包括加强梁和加强肋板,所述加强梁竖直设置在过渡锥与岔管主管之间,所述加强肋板设置在加强梁两侧,并分别与岔管主管和过渡锥连接。
进一步的是,所述加强梁插入岔管主管的长度与外露的长度相同。
进一步的是,所述加强肋板包括多对,且沿岔管主管圆周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传统过渡锥设计基础上,对过渡锥半锥角及补强结构进行改进和优化,采用大角度半锥顶角的渐变锥,并在锥与闷头及岔管直管段转折处进行结构补强,使渐变锥材料更节省,需要的水压试验场地更小,岔管水压试验本体重量更轻,渐变锥的施工更方便、快捷,并且此种通道结构设计更为合理,结构更简单,更适用于水压试验临时结构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补强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岔管主管,2-岔管支管,3-试验闷头,4-过渡锥,5-加强梁,6-加强肋板,a-半锥顶角。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岔管主管1和连在岔管主管1同一端的两个岔管支管2形成的三通管结构,所述岔管主管1和岔管支管2的自由端均设有试验闷头3,所述岔管主管1远离岔管支管2的一端设有过渡锥4,所述过渡锥4的半锥顶角a为30~60°,过渡锥4与岔管主管1相连处设有补强结构,所述补强结构包括加强梁5和加强肋板6,所述加强梁5竖直设置在过渡锥4与岔管主管1之间,所述加强肋板6设置在加强梁5两侧,并分别与岔管主管1和过渡锥4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电建集团成都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301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检测端的快插接头
- 下一篇:一种高压加热器的三通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