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流动式CT检查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2012.6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942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6-07 |
发明(设计)人: | 吕洪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邦盛高科特种车辆(天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6/03 | 分类号: | A61B6/03;A61B6/10 |
代理公司: | 天津创智天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2214 | 代理人: | 周庆路 |
地址: | 300000 天津市滨海新区经***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动 铅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 两级防护 流动式 扫描架 集装箱 底板 整体式结构 防护效果 辐射剂量 配套电路 射线吸收 外防护层 货箱 发射源 辐射区 检查床 接收端 侧壁 顶壁 滑环 遮护 整合 泄露 车厢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流动式CT检查装置,包括流动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流动房内的扫描架,所述的流动房设置有外铅防护层,所述的扫描架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滑环以及用以将发射源和接收端遮护其中的内铅防护层。本实用新型的CT检查装置,通过流动房,如集装箱、货箱、车厢等的设置,使其具有很高的流动适应性,而且,采用集装箱整体式结构,将检查床及配套电路都整合在一起,极大地满足了流动使用需求,而且,采用两级防护措施,针对重点辐射区采用内铅防护层进行泄露射线吸收,同时,在流动房的侧壁及顶壁上使用外铅防护层,必要时还可以在底板上设置外防护层,两级防护,有效提高了对外防护效果,而且,尽可能减少流动房内部的辐射剂量。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流动式CT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CT设备主要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扫描、计算机、电源和附属设备。扫描部分由X线管、探测器和扫描架组成;计算机系统,将扫描收集到的信息数据进行贮存运算。X射线束通过准直器对人体或货物部位一定厚度层面进行横断扫描,每个探测器接收X射线透过组织或货物的衰减信号,并转换为电信号,再经模数转换为数字信号(即原始数据),并存入存储器。
目前常用的安装高精度DR(Digital Radiography)/CT(computed Tomography)系统设备的装置是在固定式房屋内,不可移动,无再次利用价值。多数情况下,高精度DR/CT系统设备设置在专门的检测机构,需要携带被检物品前往进行检测,在此过程中存在被检物品的安全性,保密性等问题。
而且,当出现突发问题,需要现场检测时,也不能及时提供检测服务,如果简单的将CT设备移动至需要场所,又面临辐射超剂量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流动式CT检查装置,该流动式CT检查装置具有很好地流动性且防护效果佳。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流动式CT检查装置,包括流动房以及设置在所述的流动房内的扫描架,所述的流动房设置有外铅防护层,所述的扫描架包括机壳,设置在机壳内的滑环以及用以将发射源和/或接收端遮护其中的内铅防护层。
所述的外铅防护层为固定设置在流动房内壁面或者夹层中的0.5-10mm厚的铅板。
所述的内铅防护层与机壳固定连接,所述的内铅防护层呈筒状,或者,所述的内铅防护层包括筒状主体部以及设置在机壳两端的端侧部。
所述的内铅防护层为筒状且与所述的滑环固定连接。
所述的内铅防护层为两个分别与所述的发射源和接收端对应设置的两个随动保护部,所述的随动保护部为内开口盒状或圆弧状。
所述的内铅防护层包括与机体固定连接的筒体部以及与两个分别与所述的发射源和接收端对应设置的随动保护部。
所述的内铅防护层由0.5-10mm的铅板制成。
所述的外铅防护层厚度为1-8mm,所述的内铅防护层为2-5mm。
所述的流动房为集装箱,所述的集装箱沿长度方向被分割为用以固定扫描架的扫描架舱、固定移动床的移动床舱和操作舱,所述的扫描架舱设置有外铅防护层。
所述的集装箱前后两端设置有举升油缸,所述的举升油缸竖直设置且在活塞杆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的集装箱底部设置有高度可调支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邦盛高科特种车辆(天津)有限公司,未经邦盛高科特种车辆(天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2012.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PET探测器检测环
- 下一篇:一种用于婴幼儿拍X光片的固定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