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流引线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91487.3 | 申请日: | 2018-05-2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1893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4 |
发明(设计)人: | 汤洪明;李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尚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F6/06 | 分类号: | H01F6/06;H01F6/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胡彬 |
地址: |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导段 电流引线结构 制冷机 超导磁体 电流引线 二级冷头 超导体 本实用新型 超导线圈 减振组件 一级冷头 低电阻 电阻 减小 减振 漏热 保证 | ||
1.一种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超导段(1),所述超导段(1)连接于制冷机(10)的二级冷头(30),并置于所述制冷机(10)的一级冷头(20)和二级冷头(30)之间,所述超导段(1)连接于超导线圈,所述超导段(1)内设置有减振组件(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导段(1)包括超导带材(12)、设置于所述超导带材(12)两端的连接块(13)及包裹于所述超导带材(12)外的绝缘套(14),所述超导带材(12)包裹于所述减振组件(11)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组件(11)包括第一环氧棒(111)、第二环氧棒(1112)及抵压于所述第一环氧棒(111)和所述第二环氧棒(1112)之间的弹性部件(113),所述超导带材(12)包裹于所述第一环氧棒(111)和所述第二环氧棒(1112)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环氧棒(111)上设置有导向块(1111),所述第二环氧棒(1112)上设置有凹槽(1121),所述导向块(1111)置于所述凹槽(1121)内,并能够在所述凹槽(1121)内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块(1111)与所述凹槽(1121)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超导带材(12)靠近所述超导线圈的一端的连接块(13)连接有二级截热段(15),所述二级截热段(15)连接于所述二级冷头(3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铜引线段(2),所述铜引线段(2)通过一级截热段(3)连接于所述超导段(1),所述铜引线段(2)的截面面积与所述一级截热段(3)的截面面积不相等;
所述一级截热段(3)连接于制冷机(10)的冷屏(4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缆固定段(4),所述电缆固定段(4)包括线缆固定块(41)、绝缘固定块(42)及连接线(43),所述连接线(43)通过线缆固定块(41)连接于电源线缆,所述绝缘固定块(42)连接于所述线缆固定块(41);
所述连接线(43)通过室温电接头(44)连接于所述铜引线段(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室温电接头(44)包括法兰(441)及贯穿所述法兰(441)的铜柱(442),所述铜柱(442)的一端通过铜排(5)连接于所述连接线(43),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铜引线段(2)。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流引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铜排(5)上设置有加热器(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尚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尚磁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1487.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灌注型厚膜无感高压电阻器
- 下一篇:用于汽车生产中的电磁往返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