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90024.5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069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07 |
| 发明(设计)人: | 王占修;裴广斌;尚兴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3/00 | 分类号: | G01N33/00 |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 地址: | 4718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反应系统 气液分离系统 脱硝反应器 进气系统 催化剂活性评价 预氧化反应器 脱硝催化剂 低温脱硝 还原气体 控制系统 吹扫气体管路 反应气体管路 本实用新型 管道混合器 循环水冷却 管路堵塞 活性评价 评价装置 气体管路 稀释气体 分离罐 三通阀 数据线 预热器 预氧化 毒质 烟气 | ||
1.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气系统(1)、反应系统(2)、气液分离系统(3)和控制系统(4),进气系统(1)通过管道A(5)和反应系统(2)连接,反应系统(2)通过管道C(9)和气液分离系统(3)连接,控制系统(4)通过数据线与反应系统(2)、气液分离系统(3)连接;进气系统(1)包括反应气体管路、毒质气体管路、还原气体管路、吹扫气体管路、稀释气体管路、管道混合器(101)和预热器(102),并联设置的反应气体管路、毒质气体管路、稀释气体管路均通过管道混合器(101)与预热器(102)连接,吹扫气体管路分别和反应气体管路、毒质气体管路、稀释气体管路连接,反应系统(2)包括预氧化反应器(201)和脱硝反应器(202),预氧化反应器(201)和脱硝反应器(202)之间设有管道B(7),还原气体管路通过设在管道B(7)上的三通阀B(8)与脱硝反应器(202)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气液分离系统(3)包括循环水冷却罐(301)和气液分离罐(302),循环水冷却罐(301)入口端通过管道C(9)和脱硝反应器(202)相连,循环水冷却罐(301)出口端通过管道D(10)和气液分离罐(302)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控制系统(4)包括流量控制仪(401)、温度控制仪(402)、压力控制仪(403)、温度和压力报警系统(404),温度控制仪(402)、压力控制仪(403)、温度和压力报警系统(404)之间通过数据线连接,流量控制仪(401)通过数据线连接和质量流量计(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反应气管路为并联设置的O2管路(105)和NO管路(107), 毒质气管路为并联设置的SO2管路(106)和H2O管路(108),还原气体管路为NH3管路(109),吹扫气体管路为N2管路(103),稀释气体管路为Ar管路(1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N2管路(103)、Ar管路(104)、O2管路(105)、SO2管路(106)、NO管路(107)、NH3管路(109)的入口端均设有相应的气源,距离气源均依次设有质量流量计(110)、单向阀(111)和压力表(112),在Ar管路(104)、O2管路(105)、SO2管路(106)、NO管路(107)的气源出口处均设有截止阀A(113),在截止阀A(113)和质量流量计(110)之间均接入N2管路(103)。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H2O管路(108)的入口端设有水源,距离水源依次设有注水泵(15)、单向阀(111)、截止阀B(16)。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在管道A(5)上设有三通阀A(6),在管道B(7)上设有三通阀B(8)。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循环水冷却罐(301)上分别设有进水口(13)和出水口(14),气液分离罐(302)上分别设有尾气取样口(11)和液体出口(12),尾气取样口(11)和液体出口(12)处均设有三通阀。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截止阀A、单向阀、质量流量计均为防腐蚀材质。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温脱硝催化剂活性评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的进气管路、管道混合器、预热器、预氧化反应器和脱硝反应器均为防腐蚀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洛阳中超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90024.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