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备防菌效果的保护膜有效
| 申请号: | 201820788342.8 | 申请日: | 2018-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208247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8 |
| 发明(设计)人: | 谢勇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市品超电子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30 | 分类号: | B32B27/30;B32B27/08;B32B27/32;B32B27/40;B32B27/36;B32B27/42;B32B9/00;B32B9/04;B32B27/02;B32B27/06;B32B3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保护膜本体 聚氨酯层 耐高温层 防菌层 聚四氟乙烯层 保护膜 防菌 本实用新型 聚氟乙烯层 细菌 纳米二氧化钛 保护膜表面 聚乳酸纤维 酚醛树脂 聚碳酸酯 杀死 伤害 配合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具备防菌效果的保护膜,包括保护膜本体、防菌层、耐高温层、聚氨酯层、聚四氟乙烯层和聚氟乙烯层,所述防菌层位于保护膜本体的表面,所述耐高温层位于防菌层的表面,所述聚氨酯层位于耐高温层的表面,所述聚四氟乙烯层位于聚氨酯层的表面。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菌层、耐高温层、聚氨酯层、聚四氟乙烯层、聚氟乙烯层、纳米二氧化钛、聚乳酸纤维、聚碳酸酯和酚醛树脂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保护膜不具有防菌功能的问题,该保护膜本体在使使用时可抑制保护膜表面细菌的滋生并对细菌进行杀死,避免了保护膜本体存在大量细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状况,因此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护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具备防菌效果的保护膜。
背景技术
保护膜按照用途可以分为数码产品保护膜,汽车保护膜,家用保护膜,食品保鲜保护膜等,随着手机等数码产品在中国的普及,保护膜已经慢慢的成为屏幕保护膜的一种统称,而其在屏幕保护膜领域的功能也是五花八门。
随着科技的发展,保护膜的使用也越来越多,例如手机屏膜保护膜,但现有的保护膜不具有防菌的功能,而使用者在使用时由于保护膜表面存在大量的细菌,从而容易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因此不方便使用者的使用,降低了保护膜的实用性。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防菌效果的保护膜,具备防菌功能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保护膜不具有防菌功能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防菌功能的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具备防菌效果的保护膜,包括保护膜本体、防菌层、耐高温层、聚氨酯层、聚四氟乙烯层和聚氟乙烯层,所述防菌层位于保护膜本体的表面,所述耐高温层位于防菌层的表面,所述聚氨酯层位于耐高温层的表面,所述聚四氟乙烯层位于聚氨酯层的表面,所述聚氟乙烯层位于聚四氟乙烯层的表面。
优选的,所述耐高温层包括聚碳酸酯和酚醛树脂,所述聚碳酸酯位于酚醛树脂的顶部。
优选的,所述聚氨酯层的厚度为0.1-0.2mm,所述聚四氟乙烯层的厚度为0.2-0.4mm。
优选的,所述防菌层包括纳米二氧化钛和聚乳酸纤维,所述纳米二氧化钛位于聚乳酸纤维的顶部。
(三)有益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具备防菌效果的保护膜,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防菌层、耐高温层、聚氨酯层、聚四氟乙烯层、聚氟乙烯层、纳米二氧化钛、聚乳酸纤维、聚碳酸酯和酚醛树脂的相互配合,解决了现有的保护膜不具有防菌功能的问题,该保护膜本体在使使用时可抑制保护膜表面细菌的滋生并对细菌进行杀死,避免了保护膜本体存在大量细菌对使用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伤害的状况,因此方便了使用者的使用,提高了保护膜的实用性,适合推广使用。
2、本实用新型通过聚氨酯层的设置,可对保护膜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保护膜本体长时间与水接触出现氧化造成破损无法使用的状况,延长了保护膜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聚氟乙烯层的设置,可对保护膜本体起到保护的作用,避免了保护膜本体与硬物摩擦而损坏无法使用的状况,延长了保护膜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聚碳酸酯和酚醛树脂的相互配合,提高了保护膜本体的实用性,避免了温度过高造成保护膜本体损坏的状况,延长了保护膜本体的使用寿命,通过纳米二氧化钛和聚乳酸纤维的相互配合,可抑制保护膜本体表面细菌的滋生和对已有细菌进行杀死,从而避免了使用者使用时细菌对使用者身体健康造成损害,提高了保护膜本体的实用性,通过聚四氟乙烯层的设置,使得保护膜本体的表面具备电绝缘性,避免了保护膜本体使用时出现导电影响使用的状况,提高了保护膜本体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市品超电子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市品超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83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辆内饰用阻燃皮革复合面料
- 下一篇:一种防水性能好的泡棉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