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座椅框架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8170.4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602369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山村朋之;西浦武史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B60N2/68 | 分类号: | B60N2/68 |
代理公司: | 中原信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19 | 代理人: | 王兆阳;苏卉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侧框架 前板 座椅框架 座椅宽度方向 本实用新型 高强度部 树脂材料 外周缘部 配置的 强度比 中央部 架桥 配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座椅框架,该座椅框架具备:侧框架及侧框架,沿座椅宽度方向空出间隔地配置的;及前板,配置于侧框架及侧框架的前端侧,并架桥于侧框架及侧框架,前板由树脂材料形成,前板的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强度比前板的中央部高的高强度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座椅框架,尤其是涉及具有前板的座椅框架。
背景技术
以往,关于座椅框架,提出了各种方案。例如,日本特开2014-136472号公报记载的座椅框架具有座垫框架和靠背框架。座垫框架具有沿座椅宽度方向空出间隔地配置的一对侧框架、前板、后管及布弹簧。
前板配置于各侧框架的前端部侧,前板以架桥于各侧框架的方式配置。后管设于各侧框架的后端部侧,以将各侧框架连接的方式设置。
当搭载有上述那样的座椅框架的车辆发生了正面碰撞、后方碰撞的情况下,存在前板损伤的情况。因此,通常,为了抑制前板的损伤而通过金属材料形成前板的情况较多。
然而,在通过金属材料形成前板的情况下,座椅框架的重量变重。
假设仅仅是通过树脂材料形成前板的话,由于在碰撞时向座椅框架施加的各种载荷而前板容易损伤。
另一方面,本申请发明人等专心努力的结果是,在车辆发生正面碰撞、后方碰撞的情况下,对向前板施加的各种载荷及扭转进行解析,由此确定前板容易损伤的部位,研究了即使在前板由树脂形成的情况下也能抑制前板的损伤的座椅框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鉴于上述那样的课题而作出,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现座椅框架的轻量化并抑制了前板的损伤的座椅框架。
本实用新型的座椅框架具备:第一侧框架及第二侧框架,沿座椅宽度方向空出间隔地配置;前板,配置于第一侧框架及第二侧框架的前端侧,并架桥于第一侧框架及第二侧框架,前板由树脂材料形成,前板的外周缘部的至少一部分具有强度比前板的中央部高的高强度部。
根据上述的结构,即使搭载有座椅框架的车辆发生了正面碰撞等,也能够抑制在前板产生裂纹等。而且,前板由树脂材料形成,因此能够实现前板及座椅框架的轻量化。
该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的目的、特征、方面及优点根据与附图关联地理解的该实用新型相关的如下的详细说明而明确可知。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1的立体图。
图2是表示座垫框架3的俯视图。
图3是表示前板23的立体图。
图4是图3的IV-IV线的剖视图。
图5是图3的V-V线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前板23的下表面侧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前板23的下表面的仰视图。
图8是表示前板23的各截面的截面强度(σZ(N·mm):“Z”截面系数)的坐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使用图1至图8,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关于图1至图8所示的结构中的相同或实质上相同的结构,有时标注同一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座椅框架1的立体图。图1所示的座椅框架1是交通工具用座椅的座椅框架。交通工具用座椅具备座椅框架1和座椅缓冲垫。
座椅框架1具有靠背框架2、座垫框架3及倾斜机构4、5。座椅缓冲垫具有配置于靠背框架2的靠背缓冲垫和配置于座垫框架3的座垫缓冲垫。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纺织株式会社,未经丰田纺织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81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交通工具
- 下一篇:一种客车辅助座后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