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不易积水的水上运输小船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3030.8 | 申请日: | 2018-11-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255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默;王晨阳;黎国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63B13/00 | 分类号: | B63B13/00;B63B1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卓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72 | 代理人: | 段宇 |
地址: | 300456 天津市***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底座 连通孔 不易积水 第一空腔 上端固定 上端 充气阀门 第二空腔 充气口 防水环 连接杆 插杆 开凿 本实用新型 充气气囊 空腔连通 运输领域 运输效率 空腔 拉块 内壁 内端 排出 套接 下端 运输 雨水 贯穿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不易积水的水上运输小船,属于水上运输领域,包括小船底座,小船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小船外壳,小船底座内开凿有空腔,空腔内设有一对充气气囊,充气口的上端贯穿小船底座的上端,充气口的上固定连接有充气阀门,充气阀门位于小船底座的上侧,小船底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凿有第一空腔连通孔和第二空腔连通孔,第一空腔连通孔和第二空腔连通孔均与空腔连通,第一空腔连通孔内壁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环套,防水环套内端套接有第一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块,可以有效的将小船内的雨水排出小船外,使船内不易积水,增加运输效率,非常具有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上运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不易积水的水上运输小船。
背景技术
水上运输包括内河运输和海洋运输,以其历史悠久而有交通运输祖先之称。18世纪曾在交通运输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水运具有投资少、成本低、货运量大、占地少等优点,好的航道通过能力几乎可不受限制,通用性好,可作为大型、笨重和大宗长途货运的主要承担者。
现有的水上运输小船可以有效地运输少量轻质的货物,具有灵活性强的特点,但是现有的水上运输小船在雨雪天气运输不便,小船内部容易堆积雨水,影响运输效率,且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易积水的水上运输小船,它可以有效的将小船内的雨水排出小船外,使船内不易积水,增加运输效率,非常具有实用性。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不易积水的水上运输小船,包括小船底座,所述小船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小船外壳,所述小船底座内开凿有空腔,所述空腔内设有一对充气气囊,所述充气气囊的上端固定连通有充气口,所述充气口的上端贯穿小船底座的上端并延伸至小船底座的上侧,所述充气口的上固定连接有充气阀门,所述充气阀门位于小船底座的上侧,所述小船底座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凿有第一空腔连通孔和第二空腔连通孔,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孔和第二空腔连通孔均与空腔连通,所述第一空腔连通孔内壁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环套,所述防水环套内端套接有第一连接杆,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插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拉块,所述插杆的外端套设有拉板,所述拉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防水板,所述第一防水板套设在小船底座的外侧,所述小船底座的上端开凿有一对拉伸弹簧凹槽,所述拉伸弹簧凹槽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拉伸弹簧,所述拉伸弹簧的上端与拉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防水杆,所述防水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杆,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外端套接有第一固定板和第二防水板,所述第二防水板位于第一固定板的下端,所述第二连接杆贯穿第二空腔连通孔,所述第二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防水板,所述第三防水板套接在第二连接杆的外端,可以有效的将小船内的雨水排出小船外,使船内不易积水,增加运输效率,非常具有实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小船外壳的外端固定连接有牵引耳凸,所述牵引耳凸上开凿有牵引耳凸通孔,方便牵引水上运输小船。
进一步的,所述小船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在小船外壳内侧,所述伸缩杆上固定连接有锁紧螺丝,所述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放置板,可以将少量物品放置在放置板上,且放置板的高度可以升降。
进一步的,所述拉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一对把手,所述把手的表面设有打磨层,方便拉动拉板。
进一步的,所述拉伸弹簧的外端套设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的上下两端分别与拉板的下端与拉伸弹簧凹槽的底端固定连接,伸缩管可以有效的保护拉伸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小船底座的上端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垫,所述防滑橡胶垫表面设有打磨层,增加小船底座表面的防滑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未经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303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可拆卸式二层甲板组合结构
- 下一篇:翻盖式甲板漏水口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