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倒料及真空预脱气罐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2706.1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599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3-15 |
发明(设计)人: | 张朝鑫;胡金辉;钟盛泉;张枭祥;郑森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盈硕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19/00 | 分类号: | B01D1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炜衡律师事务所 11375 | 代理人: | 徐婕 |
地址: | 361021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胶料 脱气 储料罐体 储料罐 罐盖 加热装置 搅拌装置 脱水操作 脱水脱气 支承格栅 体内 脱气罐 料桶 本实用新型 生产效率 提升装置 脱水功能 脱水装置 温度均匀 析出气体 循环流动 氧化结晶 真空环境 真空空间 薄膜化 成套设备 加热 贮存 | ||
一种倒料及真空预脱气罐,包括储料罐体、料桶支承格栅、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脱水脱气装置、罐盖和罐盖提升装置,所述的料桶支承格栅置于储料罐体的上方,所述的罐盖盖住储料罐体以形成一真空空间,所述的搅拌装置控制储料罐体内胶料运动,所述的加热装置保持储料罐体内温度均匀,所述的脱水脱气装置将储料罐体内的胶料循环流动并且薄膜化以析出气体与水分。本实用新型胶料贮存、搅拌、加热和脱气脱水功能和操作都在真空环境下操作,极大程度上避免了胶料的氧化结晶,设置了脱气脱水装置,在该罐内就能完成胶料的脱气脱水操作,无需后续的脱气脱水操作单元,不仅节省了成套设备的成本,而且还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绝缘胶灌封及点涂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倒料及真空预脱气罐。
背景技术
电子行业绝缘胶灌封及点涂领域,使用的胶料通常存储于25L或18L的标准桶内,该类原料通常是在常温下粘度高。进入生产环节后,通常须要现将桶装料倒入存料罐中,加热搅拌,降低胶料的粘度,然后才进入后续的工艺环节。
目前常用的倒料储存罐的结构形式图1所示,图中标记说明:1、料桶支承格栅,2、带夹套储料罐体,3、搅拌桨,4、电加热棒,5、电机。使用时,将标准桶揭去上盖后,倒扣在料桶支承格栅1上,胶料则被倒入储料罐体2内腔体中,储料罐体2夹套腔体储存有热媒介质,电加热棒4对热媒介质进行加热,热媒介质通过内腔体的金属罐壁的热传导,对内腔体内的胶料进行加热,电机5驱动搅拌桨搅动,加快内腔体中胶料的热传递和温度的均匀化,并防止胶料中填料的沉淀。
该倒料储存罐的主要缺陷有:1、倒料及贮存搅拌的过程都在大气环境下,对于某些胶料,容易发生氧化,产生固体结晶颗粒;2、倒料及贮存搅拌的过程都在大气环境下,造成热量的大量散失,热量利用率低;3、电加热棒对热媒介质加热,热媒介质没有循环流动,热传递效率低;4、该罐只有倒料及贮存搅拌的功能,没有脱气脱水的能力,若采用该罐,势必在后续的工序中须要增加脱气脱水的操作单元,也就必然会增加成套设备的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倒料及真空预脱气罐。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倒料及真空预脱气罐,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料罐体、料桶支承格栅、搅拌装置、加热装置、脱水脱气装置、罐盖和罐盖提升装置,所述的料桶支承格栅置于储料罐体的上方,所述的罐盖盖住储料罐体以形成一真空空间,所述的搅拌装置控制储料罐体内胶料运动,所述的加热装置保持储料罐体内温度均匀,所述的脱水脱气装置将储料罐体内的胶料循环流动并且薄膜化以析出气体与水分。
进一步的,所述的脱水脱气装置包括伞形脱气盖、提料驱动电机、提料腔体和提料螺杆,所述的伞形脱气盖置于储料罐体,提料腔体与储料罐体连通,提料驱动电机驱动提料螺杆转动,胶料从储料罐体底部经由提料腔体提至伞形脱气盖上方,并且在伞形脱气盖表面摊流成薄膜状。
进一步的,所述的提料腔体和提料螺杆之间采用动密封。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盖上设有避免热量热损的电加热片。
进一步的,所述的储料罐体内包括一夹层,所述的夹层内装有热媒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的加热装置包括电加热棒和热循环泵,所述的电加热棒加热热媒介质,所述的热循环泵驱动热媒介质内循环。
进一步的,所述的罐盖提升装置包括提升气缸、提升支架、提升导轨和提升导块,所述的罐盖于提升导块相连接,提升导块沿着提升导轨上下运动,提升气缸和提升导轨安装在提升支架上,所述的提升气缸驱动罐盖沿着提升导轨上下运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装置包括搅拌桨和搅拌电机,所述的搅拌桨置于储料罐体底部,所述的搅拌电机驱动搅拌桨运动,进而带动储料罐体内胶料搅动。
进一步的,所述的搅拌装置与储料罐体的连接处采用动密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盈硕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未经厦门盈硕科智能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27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