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组有效
申请号: | 201820782557.9 | 申请日: | 2018-05-24 |
公开(公告)号: | CN2083364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4 |
发明(设计)人: | 赵莉;李兰;王栋;李继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凤凰新能源(惠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10/613 | 分类号: | H01M10/613;H01M10/655;H01M10/6568;H01M10/6554;H01M2/02 |
代理公司: | 惠州创联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82 | 代理人: | 赵瑾 |
地址: | 516200 广东省惠州市惠***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散热柱 圆柱形电池 散热板 电池组箱体 动力电池组 散热装置 出水管 高能量 进水管 本实用新型 散热板底面 卡扣连接 空腔连通 同向排列 侧面 内螺纹 外螺纹 上端 抵接 紧贴 平行 垂直 覆盖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组,包括电池组箱体、散热装置、平行且同向排列在电池组箱体内部的多个圆柱形电池单体,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多个散热柱;所述散热板覆盖于电池组箱体顶部并与电池组箱体卡扣连接,散热柱插入于圆柱形电池单体之间的空隙中,散热柱的截面与圆柱形电池单体之间的空隙相适应,散热柱的侧面与圆柱形电池单体侧面紧贴,圆柱形电池单体与散热柱均垂直于散热板,散热柱上端与散热板底面抵接;散热板内设有空腔,散热板两端分别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内螺纹,出水管上设有相应的外螺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成组技术领域,特别提供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组。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污染的严重,实现减排成为全球关注的问题,汽车使用新能源替代石油同样备受关注。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以串联或并联多节单体电池组合成电池包(电池并联能提供更强的电流;电池串联可以提供较高的电压),电池包具有稳定的电压和电流,不易受外界影响,能够长时间稳定供电,并且以电池替代汽油作为动力源实现了零排放。但是由于电池包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结构紧凑的高能量密度的动力电池里会集聚较大的热量,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其散热性是一个重要的品质要求。
在现有技术中多采用液冷或者风冷的散热方式,如申请号为:CN201310450674.7的专利申请所揭露的技术方案,利用热管(24)连接至热交换组件(23)并与冷却液连通,冷却液在热管(23)与热交换组件(24)循环流动,以散发电池组件产生的热量。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问题对动力电池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车辆的空间是有限的,为了提高电动汽车续航里程,需要在有限的空间内尽量放置较多的电池,可是由于现有技术的排布所占用空间较大,并不能很好的满足这一需求;同时由于现有技术中电池包散热所依赖的热交换组件(24)中储存的冷却液有限,也没有额外的冷却装置,散热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组,包括电池组箱体、散热装置、平行且同向排列在电池组箱体内部的多个圆柱形电池单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装置包括散热板、多个散热柱;所述散热板覆盖于电池组箱体顶部并与电池组箱体卡扣连接,散热柱插入于圆柱形电池单体之间的空隙中,散热柱的截面与圆柱形电池单体之间的空隙相适应,散热柱的侧面与圆柱形电池单体侧面紧贴,圆柱形电池单体与散热柱均垂直于散热板,散热柱上端与散热板底面抵接;散热板内设有空腔,散热板两端分别设有与空腔连通的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上设有内螺纹,出水管上设有相应的外螺纹。
优选的,所述的散热柱为十字形或T字形柱体。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和散热柱均为铜质。
优选的,所述散热板和散热柱均为铝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组,设置十字形或T字形散热柱,且散热柱表面紧贴电池单体表面,可实现快速传热,充分利用电池单体之间的间隙,在保证结构紧凑以实现高能量密度的同时,提高散热能力;此外,散热板内设空腔及连通的进出水管,可以连通外部的冷却装置,通过注入冷却液流经散热板内部以提高散热效率,且进出水管的内外螺纹设计,可方便多个电池组的散热板连通,当多个电池组组合使用时方便与外部的冷却装置连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组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新型高能量密度动力电池组实施例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凤凰新能源(惠州)有限公司,未经凤凰新能源(惠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8207825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电动汽车锂电池箱温度控制装置
- 下一篇:一种锂离子电池组保温系统